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都忠良信實,思想忠誠純正,因此先帝選拔他們留給陛下任用。」這裡說到的董允,他不僅得到諸葛亮的高度評價,他的父親董和更是被諸葛亮樹立為幕僚同儕們應該效仿的榜樣。那麼,蜀漢國這倆高官父子都做了那些事得到了諸葛亮的高度讚揚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祖先原來是巴郡江州人。漢代末年,董和率領宗族西遷,益州牧劉璋命他擔任牛鞞(bing)、江原縣長,成都縣令。當時蜀地奢侈之風盛行,富有人家遇有婚喪大事,不惜傾家蕩產。董和倡導節儉,身體力行,粗布常服,素食為主,防止行為越軌,為此制定了專門的規章制度,因此他任職之地,風尚習俗都得到了良好的轉變,人們都畏懼規定而不敢冒犯。但豪強們卻害怕董和的嚴格法規,便遊說劉璋改調董和為巴東屬國都尉。而董和離境之日,境內吏員和民眾數千人扶老攜幼,遮道堅決挽留,劉璋只得批准董和留任二年,然後升他為益州太守,董和在太守任上,仍同以前一樣清簡節約。他在處理周圍少數民族事務時,總能跟對方推心置腹以誠相待,所以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們也都愛戴信任他。
劉備平定蜀地後,徵召董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軍師將軍諸葛亮共同主持左將軍大司馬府的事務,獻計獻策,釐定可否,關係和樂融洽。董和為官前後二十餘年,臨終時家中竟無值一石糧食的私財。諸葛亮後來做丞相教導部下說:「大凡府署設置參謀僚佐,目的就是要集思廣益。如果刻意迴避小小猜嫌,因此而不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取長補短的機制就受到了損害。」又說:「董和來到府中任職七年,事情一旦不夠詳盡周到,他總是不惜往返十次,反覆前來陳述意見和建議。如果每個人都能像董和那樣勤懇負責,那麼我的過失就可以少多了!」他還說:「從前我初交崔州平,便屢屢從他那裡聽到我的過失,後來與徐庶結交,常常得到他的啟發教誨,先前與董和共事,他總是言無不盡,後與胡濟共事,他屢進勸諫之言;我雖然性格鄙陋固執,不能完全採納他們的意見,但跟這四個人始終保持著非常融洽的關係,這也足以表明他們直言敢諫是沒什麼疑惑猶豫的。」
董允是董和的兒子,早期為劉禪的太子舍人,後為太子洗馬。等到劉禪當了皇帝,董允升職為黃門侍郎。諸葛亮北征駐守漢中,調費禕為參軍,董允升任為侍中,同時兼任虎賁中郎將,統領宿衛親兵。由於郭攸之性格一向和順,所以宮中的一任事務基本上都是董允在料理。後來董允加官輔國將軍,在延熙七年(244年),以侍中職務代理尚書令。延熙九年,董允去世。由於董允長期掌管宮中事務,對上能「嚴肅地匡正後主(劉禪),對下則多次指斥黃皓」,所以蜀國人把他和諸葛亮、蔣琬、費禕一道稱之為蜀國四相。
諸葛亮把董和稱之為做幕僚臣子的榜樣,把董允稱之為「忠良信實,思想忠誠純正」的典範,可見他對董和董允父子真是推崇備至。《三國誌》的一般行文原則,父子都會合併在一傳當中,像陳群陳泰父子、陸遜陸抗父子就是如此,但董允和董和卻各自單獨立傳。有人認為是不是董允的官職成就遠遠高於其父?除此之外,我們是不是還可以認為,陳壽是不是受到了諸葛亮的影響,也對這父子倆特別敬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