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陽。權擊斬羽,傳其首。
這是曹操傳記裡的資料。但是劉備得知消息的進度和曹操是差別的。
二十年五正月,曹操死,二月葬。對於曹操死後,劉備的反應,魏國有兩份記載。
魏書曰:備聞曹公薨,遣掾韓冉奉書吊,並致賻贈之禮。文帝惡其因喪求好,敕荊州刺史斬冉,絕使命。
典略曰:備遣軍謀掾韓冉繼書吊,並貢錦布。冉稱疾,住上庸。上庸致其書,適會受終,有詔報答以引致之。備得報書,遂稱制。
魏書說:劉備的使者一進入曹魏勢力,就被砍了。
典略說:劉備的使者在上庸,把弔喪文書單獨送往,一來一回,到了曹丕稱帝的時候了。
兩份資料有點繞人,不過合起來分析下,我們可以知道:劉備的使者是走的上庸路線,貓估計是上庸——荊州——許。
曹丕稱帝后,給劉備方告知過。
再結合劉備方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韓冉的確在這一趟裡死了。
可以確定,韓冉出發在曹丕稱帝之前,就是十一月之前。韓冉經過了上庸。那麼韓冉一行發現關羽出事了麼?
這一點,魏書和典略各執一詞,按魏書,韓冉不知道,一隊還被封殺掉。按典略,韓冉知道關羽出事了。在他停留上庸的時期,就會把消息告知劉備。
在上庸,二十五發生了很多事情,比如孟達投魏。
魏略曰:達以延康元年率部曲四千餘家歸魏。文帝時初即王位,
曹丕即王位是建安二十五正月,孟達投魏不會隔得太久。在時間上應該是早於韓冉到上庸。
劉封傳說——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又封與達忿爭不和,封尋奪達鼓吹。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魏略載達辭先主表。。。
劉封傳說,孟達先交辭職報告,再跳槽。實際上,用指頭想都知道不可能。孟達只能先跑再跑到安全地帶後,再丟報告。
所以貓說:孟達的表辭先主行為是在曹丕那兒發生的,從魏略載達辭先主表,可以證明。
那麼孟達這辭呈什麼上的,我們看下劉封的另一份資料。
孟達投魏後勸劉封也投:今足下與漢中王,道路之人耳。。。加陛下新受禪命。。。等文字表示,這是建安二十五年十一月後的事情。
劉封沒有答應,緊接著申儀叛封,封破走還成都。
從上庸失守的簡單記載看,在上庸,劉備方只有劉封一人撐著。
按劉備方的實際情況,這是不應該的。
如果劉備方得知失了荊州,叛了孟達,不該只留劉封獨撐。
而且孟達與劉封的信件說道:今足下在遠,尚可假息一時。說明,劉備沒有干預在上庸的劉封。
對這個現象和結果,貓的推論就是:劉封封鎖了關羽和孟達的信息。
那麼一來,韓冉的到來,孟達叛變的消息就不好瞞了啊。
或許到這兒有人會說:韓冉是劉封殺的。其中典略裡倒是有點這個意思
不過,說話人要明白一件事情,韓冉要是劉封殺的,魏國會幫劉封頂缸麼?
若劉封殺掉韓冉,他封不住殺韓冉的信息,因為上庸失守了,落入了魏國的控制,劉封想封鎖殺掉韓冉是辦不到的。
使者在兩國的時局裡,是很無力的,如果其中一國的上意不打算談判,使者直接沒有作用。因此兩國也明白,使者不是有決定權的人,對使者不苛求也成了俗成的慣例了。所以斬殺使者,是個很不厚道的行為。
所以說,如果是劉封殺掉韓冉,那麼魏書絕對不會說是曹丕的授意。
綜合看魏書和典略,韓冉是死於曹丕授意的荊州刺史。韓冉要到達荊州刺史的管轄之後,才會被荊州刺史所殺。所以韓冉是離開了上庸的。
那麼典略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典略曰:備遣軍謀掾韓冉繼書吊,並貢錦布。冉稱疾,住上庸。上庸致其書,適會受終,有詔報答以引致之。備得報書,遂稱制。
典略說,在曹丕稱帝后,給劉備方發了回音。
我們看看典略提到的時間——適會受終。這是建安二十五十一月的事情。
我們再看前邊孟達投魏後勸劉封也投的信裡的內容節選:今足下與漢中王,道路之人耳。。。加陛下新受禪命。。。
兩個時間段相連很近很近。
在孟達給劉封寄信之後,很快的,上庸失陷。
貓說:典略裡,提到的曹丕適會受終,有詔報答以引致之的時候,就是劉封丟失上庸的時候,曹丕告知劉備的消息裡,有關羽死亡,荊州丟失,孟達叛變,當然還有他接受禪讓。到這個時候,劉備才知道東邊出了大事。
蜀漢方的資料佐證
先主立為漢中王,以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明年卒,時年四十五。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謚曰翼侯。
建安二十五年,法正去世,劉備還一板一眼的按王國的規則,給法正評謚號,實在不像是知道東邊大亂的樣子。
而且——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亮歎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諸葛亮的話語裡,明顯的法正沒有對東方的事情有任何的建議發表。這對於一個高級參謀官員,是不正常的,唯一的解釋就是他不知道。
雖然沒有法正去世的時間,但是有劉封在內的人員封閉了消息,到最後穿水的十一月十二月,裡邊有足夠的期限滿足法正在本年是晚期去世了。
許靖死後,張飛死後,馬超死後,劉備都沒有評謚號,只有死在建安二十五年的法正評有謚號,緣由不是法正比他們有資格,是劉備有心情來評估。得知關羽的消息後,劉備沒心情評了。所以法正死於消息傳來之前,法正一開年就去世的幾率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