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各種關於忠義的故事和描寫讓我們印象深刻,但是所謂的義羅貫中也進行了一些批評甚至批判,因為這個義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帶來義氣之害。比如說劉備為關羽報仇,竟然置國家大局於不顧,反映出忠義觀念的內在矛盾。關羽守荊州是劉備很難走出去的一個怪圈,劉備在這裡頭的處理也有問題。荊州可以說是守漢的核心利益,吳國老想著討還,曹操也想著打荊州,劉備則要保荊州,都是為了讓荊州而鬥。那麼派誰守荊州呢?劉備想找一個最放心最有本事的人,當然只能是關羽。但是沒想到關羽有剛愎自用的一面,有不顧大局的一面,不僅害了自己,也把劉備置於最尷尬的境地。
按照諸葛亮的想法,關羽是不能守荊州的,他守荊州是諸葛亮一直很擔憂的事情,因為關羽容易破壞統一戰線,當吳國要把女兒嫁給關羽的兒子時,他把人家痛罵一頓,破壞吳蜀聯盟,所以最後呂蒙白衣渡江,關羽被殺,令劉備悲痛欲絕。劉備與關羽,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大哥一定要報這個仇,如果不報這個仇,劉備的形象也會受到影響。劉備走上後來夷陵兵敗這個悲劇的結局跟關羽也是有關係的,因為二弟置國家大局於不顧,反映出關羽忠義觀念的這種內在的矛盾。
劉備重義氣,講信用,守盟誓,是符合民間價值觀的,因為為關羽的兄弟之義報仇,卻有愧於對國家的使命。劉備把國家的命運跟哥們義氣和兄弟之情綁在一起不加區別,忠於個人而不是忠於國家,思路過於極端。《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劉備執意要為關羽張飛報仇,趙雲勸說「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捨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並提出「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趙雲在這個時候不惜得罪劉備說了這麼一段話,因為他不是那個核心裡面的,但是他說這句話完全是出於公心。然而劉備竟然回答「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遂不聽趙雲之諫,下令起兵伐吳。
不光是趙雲勸,諸葛亮也勸,學士秦宓也勸「陛下捨萬乘之軀,而徇小義,古人所不取也。願陛下思之。」但劉備還是完全顛倒了大義和小義,最後一意孤行,走向了悲劇。趙雲之勸,境界很高,但是劉備不聽,諸葛亮勸他也不聽,這是劉備和蜀國的悲劇,也是公私矛盾和忠義矛盾的悲劇,是大義與大忠不能有機統一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