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通過得知張飛的故事,一半是通過口口相傳的故事,一半是通過《三國演義》的講述。在《三國演義》中,張飛是一位勇猛粗莽的將士,他不拘小節的真性情,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國時期,有很多關於張飛的小故事,比如「張飛穿針」、「張飛拆橋」等等。
從這些小故事中,給世人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張飛形象,他除去勇猛,還善於用腦,可謂是位足智多謀的將才。
世人都知道,張飛和關羽、劉備是很好的兄弟。早年間三人一同通過反抗黃巾軍認識,因為都有遠大的抱負和志向,三人很快地結交為了很好地朋友。後來,雖然三人在各地征戰,聚少離多的時候很多。但是,三人均以書信的形式保持彼此之間的聯繫。
看著張飛大大咧咧地樣子,但是他也有心思縝密的時候。三兄弟在互通書信時,擔心被敵人攔截,於是張飛每次寫完信,就要在絲毫不起眼的地方用針打一個小眼,然後再滴上一滴墨水。這個小暗號也只有劉關張三兄弟知道。
一次,張飛給關羽寫信,在信中告訴關羽下次攻打曹軍的一個根據地。結果這封書信被曹軍攔截了,送信的士兵為了保命還說出了張飛寫信做標記一事。曹操知道後,十分開心,他將信中的內容作了改動,並滴了一滴墨水。隨後,這封信被送到了關羽手中,關羽一看就知道這不是張飛所作的記號。隨即,將送信的信使殺掉了。過後,關羽感歎到,張飛雖然行事魯莽,但是在處理事情上精細過人。
張飛死因真相
張飛被他的部下范疆和張達所殺。張飛為人正直爽朗,雖然屢立戰功,但是張飛對屬下要求很是嚴格,如果他們犯了錯,張飛會在軍中嚴懲不貸。當時,劉備和張飛得知好兄弟關羽被孫權殺死後,劉備立即表示要去東吳征討孫權,為關羽報仇。
劉備讓張飛從成都趕回閬中,集結三軍兵力,準備好一切後出發去東吳。張飛回到閬中後,讓手下將士張達和范疆準備三軍所用的白旗和白甲,等到去征討東吳時,兵馬都要穿上白旗和白甲。張飛恨不得此時就去手刃東吳為兄報仇,於是便給范疆和張達說,三天之內,必須置辦好全部的白甲和白旗。張達和范疆知道,三天之內根本完不成任務,第二天倆人找到張飛,請求張飛能寬限幾日。
張飛聽後,非常生氣,張飛征戰多年,他想殺掉的人總能成功殺掉,他就認為下屬一定是沒有盡力才找各種推辭的借口。隨後,張飛將倆人懸掛在大樹中,用鞭子各打了50下。張達和范疆對張飛很是憎恨,他們雖然理解張飛的火爆脾氣。但是,倆人還是心有餘悸,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張達和范疆決定先發至張飛。
一天晚上,張飛喝醉了酒,倒在帳營之中呼呼大睡。張達和范疆拿著刀乘機溜進了張飛帳營,將張飛殺死了。隨後,張達和范疆將張飛的首級砍下來,送給了孫權。劉備得知張飛被殺的消息,長歎一口氣說:「噫!飛死矣。」
張飛是個怎樣的人
為了故事情節的需要,小說人物大都刻畫到極處,這能讓我們留下更加深刻地印象。粗魯和莽漢多用來描述張飛,那麼張飛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張飛是個怎樣的人。
在三國演義中,他被描寫成一個粗暴魯莽、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男子主義形象。張飛講義氣卻不動腦子,我們都知道他們結義三兄弟感情好,曹操就想離間他們之間的感情。關羽曾被曹操抓住,曹操就喜歡關羽這樣的人,非常想把他收為自己的部下。關羽大義凜然地說:「要殺便殺,想讓我不顧結拜之義投靠你曹操,這比讓我死還要痛苦。」
曹操見關羽這麼說,無可耐何,但是又十分地喜歡像他這樣的人,不忍心讓他死,就放了關羽。不過曹操還是心有不甘,放了關羽的同時放出關羽已經投靠他的消息。頓時,所有人都知道關羽已經另投他主,這讓關羽的處境非常地糟糕,張飛也有氣憤難嚥,看到關羽二話不說就要殺。關羽的解釋只讓張飛覺得他是在弄虛作假,因為張飛這一爆燥的性格,使得這件事情引出出了不少波折。後來事情搞清楚,張飛又懊悔莫及,大罵自己不相信拜把子的兄弟。
張飛的性格還有可愛的一面。他和關羽比力氣,那比什麼呢?關羽指著地上的稻草說就拿這個比吧,說完撿起地上的一根稻草給張飛,讓他仍到河對岸。張飛無論怎麼用力都扔不出幾米,這個時候關羽拿起地上的一把稻草輕而易舉地就扔到河對岸,張飛看後自愧力氣遠遠不如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