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古代的開國史,可以發現自從陳勝、吳廣建立張楚政權後中國就不乏白手起家的帝王。在很強調政權合法性的古代,很多人都像曹丕、司馬炎那樣自編自演了「禪讓」的一幕,這些人一般都能掌控住前朝的朝政大權;然而還有一些人並不具備這個條件,他們憑借個人能力或家族名望獲得了一定的資本,爾後有了稱帝的慾望就會借助讖語來迷惑民眾。
民國時期一位歷史學家認為「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可能就是因為這兩個朝代都不是通過玩弄政治手腕逼迫前朝皇帝而奪取天下的,再加上漢之前的秦朝和明之前的元朝都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黑暗的時期,所以漢朝和明朝的建立就帶有了一定的正義性,劉邦和朱元璋就成為了白手起家式皇帝的典範了。
不過這兩個人身上還都有些流氓式的習性,在建國之初又都迫害了一批功臣,很受後人非議。而在白手起家式的皇帝裡還有另外一類人,他們出身低微但懷有志向,在亂世中能夠堅韌不拔、恪守信念,不同於常人,最終取得一番成就,是後人學習的榜樣,南朝宋武帝劉裕和蜀漢先主劉備在筆者看起來就是這樣的人。
劉備是《三國演義》的一個主要人物,但是在《演義》中並未涉及他少時的經歷,在正史中的形象和小說中描寫差別也比較大。小說中,他時常自稱是中山靖王的後代,打出要復興漢朝的旗幟,又被漢獻帝劉協認為皇叔,讓他贏得不少人的支持,而《三國誌·先主傳》中也按照紀傳體史書的一般慣例在交代了姓名籍貫後,簡要提及了他的家世,稱他祖上自中山靖王的兒子劉貞失去爵位後就被貶為平民。
劉備的皇室身份歷來遭到質疑,因為他所追認的祖先中山靖王劉勝是個極為荒唐的王侯,光兒子就有一百二十個,往後數子孫就更多得難以查清了,所以劉備冒充劉勝的後代就很難辮其真偽了。裴松之引《典略》為《先主傳》作注又說他其實是臨邑侯的後代,臨邑侯是光武帝劉秀兄長的後人,雖說與東漢的血緣關係比中山靖王更近,可這樣一來,同時期都流傳著不同的說法就更讓人懷疑他的身世了。
其實追認祖先並非僅僅發生在劉備身上,《三國誌》稱曹操是曹參的後人,其本家夏侯氏是夏侯嬰的後代,可在《武帝紀》中還有一句很諷刺的話,說曹操的父親曹嵩讓人「莫能審其出生本末」,如此出身不明都能追認西漢開國功臣做祖先,可見史書對這些帝王的家世記載有多大的水分。
不過,這點並非筆者所批判的。古代有稱「郡望」的傳統,由於同郡之間就可以相互稱作老鄉,因此自己的姓氏在哪個郡是望族,所有這個姓氏的人都會以此為榮,例如北宋的蘇軾本是今四川眉山人,可在介紹自己時卻總是喜歡稱作「趙郡蘇軾」,趙郡在今河北邯鄲,與四川相去甚遠,蘇軾如此就是因為蘇姓在趙郡是望族,而劉備負有志向,為自己的姓氏創建了一個強盛的國家而自豪,成為整個國家的望族,這樣看來就不會帶有偏見的色彩去看待劉備認祖一事了。
或許還會有人認為,東漢末年像劉表、劉璋這樣既是可考可查的漢朝宗室,又是地方州郡政要的人很多,正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寫的那樣,「祖屬疏遠,不能紀其世位名數」,劉備的身世即使是真的,含金量也不高了,可試問中華民族時過五千多年為何還自豪地稱自己是「炎黃子孫」呢?
劉備距漢朝建立的四百年比起五千年還算長嗎?說到底,這還是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劉備與漢朝的血緣關係固然比劉表、劉璋這些人疏遠的多,但他那種「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還是值得讚賞的。
中山靖王的兒子劉貞的封地陸城亭國就在今河北涿縣,也就是劉備的出生地,劉貞在漢武帝時因酎金(漢時諸侯於宗廟祭祀時隨同酎酒所獻的黃金)斤兩不足而被剝奪侯位,此後子孫定居涿縣,所以說劉備是劉貞的後人還是有可能的,但是這對他並沒有幫助,他的祖父劉雄做過東郡的范縣縣令,父親劉弘雖在州郡當差但很早就死了,所以劉備少時孤零,靠與母親織席販履為生。
劉備少懷大志。在他家東南角的籬笆外有一棵五丈有餘的桑樹,枝葉發達,遠遠望去好像車攆的蓋子一樣,來來往往的人都說這不是一棵普通的樹,涿縣人李雲更是預言劉備家中會有貴人出現。劉備小時候經常和同宗的夥伴在這棵樹下玩耍,突然有一天他對著眾人說將來要乘坐像樹冠一樣繁盛的車輦出行。古代對不同身份的人能乘坐的車攆規格有嚴格的規定,劉備有位叔父名叫劉敬,當劉敬聽劉備這樣說時,連忙阻止擔心會因此帶來滅門之災。不過在筆者看來,這句話與劉邦看到秦始皇出巡的場面時驚呼「大丈夫當如此」不謀而合,也反映出了劉備的與眾不同之處。
《三國演義》中劉備出場時已經二十八歲了還在以編織草鞋、涼席為業,其實按照《先主傳》記載,劉備十五歲時就已經擺脫了這項職業,並在母親和宗族長輩劉元起的支持下與劉元起的兒子劉德然一起拜同郡已經辭官的盧植為師。儘管劉元起對劉備抱有厚望,面對妻子埋怨他過多的在劉備身上投入錢財,他堅持認為劉備這位宗族後生是位非常之人,然而劉備並不太樂於讀書,反而和貴族子弟一般喜歡聲色犬馬之類的東西。
當時公孫瓚受岳父遼西太守的支持從遼西郡到涿郡拜盧植為師,在此期間與劉備相識,並結下了兄弟之情。或許正是劉備的這種外向型性格讓他具備了領導才能,一時那些意氣風發的年輕小伙子都爭著去依附他,連商人張世平、蘇雙之流都覺得他與眾不同,自願資助他錢財,這也都成為他後來聚眾起義的資本。
東漢自桓靈二帝以來政治就日趨腐敗,內憂外患不斷。靈帝光和年間,中山太守張純勾結了漢朝北部的烏丸部落,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經常統領右北平、遼西、遼東屬國三郡的烏丸大兵侵擾漢朝東北部的青、徐、幽、冀四州,漢朝調各地軍隊前去平亂。
當時青州刺史受詔派遣部下帶兵討伐張純,路過平原郡時,當地一位名叫劉子平的人知道劉備勇武過人,舉薦他一起平亂。從這可以看出劉備絕不是《三國演義》裡刻畫的只知哭哭啼啼的軟弱之人,不過這個看起來是個建功立業的機會卻差點讓他喪命。劉備跟隨軍隊與一夥賊人倉皇相遇,受傷後裝死才逃過劫難。
靈帝光和七年(184年)又激起了黃巾起義。朝廷調皇甫嵩、朱俊等人為中郎將率軍往各地鎮壓起義,州郡刺史、太守紛紛成立義兵響應。按《先主傳》劉備死於223年時有六十三歲的記載可推算劉備生於161年,黃巾起義爆發的時候他已經二十四歲了,正是意氣風發的年齡,加上他對劉姓的認同感自然不能坐視漢朝覆滅,於是就在家鄉糾集鄉黨參加鎮壓黃巾,並吸納了關羽、張飛等猛將,同郡的少時好友簡雍也隨他周旋。黃巾起義被平定後他因跟隨校尉鄒靖平亂有功,被任命為中山郡安喜縣的縣尉,終於開啟了仕途的第一步。
讀史至此,可以發現劉備的發跡其實與漢朝宗室的身份並無關係,雖然中間也經受了不少挫折,但他少懷大志,又能在鄉里聚起一批人為己所用,這才是他後來能在亂世中逐漸嶄露頭角的原因!(原文來自歷史大學堂的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