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劉備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三國演義》真的是一部文筆和人物描寫非常不錯的小說,裡面既有亂世梟雄的曹操,也有被人稱作忠義二爺的關羽,更是有著大智如愚的劉備。人物刻畫栩栩如生,不愧是第一的傳奇歷史小說。
在劉備創業最開始的時候,徐州牧陶謙曾經三讓徐州與他,劉備為什麼一直不肯接受呢?
我們可以從他的家世先來分析,提起來劉備我們都知道他本為中山靖王之後,是漢室后羿,可是因為家境的沒落,到他這代只能靠織席販履為生。而劉備卻從小有大志,家中有一大桑樹,茂盛非凡,有人看到便說,以後這家必定出貴人。而劉備小時候還曾經指著這棵大桑樹說,「以後我一定會乘坐這樣的車。」
劉備的叔叔覺得很是驚奇,覺得此子必成大器,便常常資助劉備一家,讓劉備去求學立志,因此劉備也與公孫瓚等人結為好友,為自己以後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徐州牧陶謙為人溫厚純篤,因為想要結交結交曹操,所以派將士張闓送其父曹嵩前往許都。可惜張闓等人本是黃巾,見財起意,便殺掉曹嵩一家,劫了財物,曹操因此舉兵來犯徐州。正是這個時候,劉備借了公孫瓚的兵馬去救徐州,也因此留給了別人自己有信義的名聲。
當他剛到徐州的時候,陶謙就以徐州牧相讓,劉備不肯接受,後來打退了曹操陶謙又相讓,劉備還是不肯接受,等到陶謙病危相讓徐州,劉備才說幫助暫時管理,還是不肯擔任徐州牧。在當時地盤和兵力是一個人發展的基礎,為何劉備屢屢不肯接受呢?
首先,劉備出身白衣,病危將少,他怕陶謙是因為曹操來犯,只是想讓劉備誓死相助所以才有這樣的想法,怕他不是真心相讓,不敢接受。畢竟一個人怎麼肯輕易地把自己的地盤不給兒子,給一個外人呢!
其次,外圍此刻有曹操率領數萬大軍前來進犯徐州,貿然頂替陶謙的位置反而容易產生紕漏,而導致兵敗城破。而陶謙作為徐州的統治者,屬於一個仁慈的官員,百姓安居樂業,假若劉備突然做了徐州牧百姓不一定會接受他。也是因為他的忠義,現在不做徐州牧,只是來解救徐州的話,百姓反而是會更加感謝劉備,這也是百姓後來焚香遮道,祈求朝廷封劉備為徐州牧的原因。
而從徐州本地的形勢來看,陶謙雖然作為徐州牧,但是權力並不是都在他的手裡,他並不能一人做主。徐州的土豪和將軍將領分為兩個陣營,各有私心,此刻劉備貿然入駐徐州,容易被反叛。
當然,從劉備本人來看,他是一個謹慎小心的人。如果他強勢入駐徐州,而此刻天下大勢還不明,匆忙嶄露頭角容易被滅。劉備根基不穩,袁紹、袁術、曹操等人肯定都會不把他放在眼裡,都想要進攻徐州,吞下徐州這塊肥肉。
從長遠的戰略來說,劉備此刻還沒有軍師(後來的諸葛亮)在側,打仗的話更容易失敗,非常容易失去徐州,而一旦此次大敗,就很難再擁有地盤,再難翻身。
這些就是雖然陶謙三讓徐州,可劉備不肯接受的原因,劉備看透天下,胸懷大志,因此也真正明白不能因為眼前的一塊小糖,失去了後面的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