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葬在什麼地方?趙雲墓都經歷了哪些磨難?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發生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夕,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亮、趙統、趙廣和劉禪。原文如下:
東吳遣使致書蜀中,請兵伐魏,並言大破曹休之事:一者顯自己威風,二者通和會之好。後主大喜,令人持書至漢中,報知孔明。時孔明兵強馬壯,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聽知此信,即設宴大會諸將,計議出師。忽一陣大風,自東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樹吹折。眾皆大驚。孔明就占一課,曰:「此風主損一大將!」諸將未信。正飲酒間,忽報鎮南將軍趙雲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丞相。孔明大驚,擲杯於地曰:「子龍休矣!」
二子入見,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眾將無不揮涕。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報喪。後主聞雲死,放聲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龍則死於亂軍之中矣!」即下詔追贈大將軍,謚封順平侯,敕葬於成都錦屏山之東;建立廟堂,四時享祭。後人有詩曰:「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勳在,當陽姓字彰。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卻說後主思念趙雲昔日之功,祭葬甚厚;封趙統為虎賁中郎,趙廣為牙門將。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東吳獲得石亭之戰的勝利後,派人來到成都報捷。此時,諸葛亮也正在漢中地區厲兵秣馬,準備發動第二次北伐。就在即將出發之際,趙雲之子趙統和趙廣來報,父親趙雲突然病逝。諸葛亮聞訊痛哭不已。後主劉禪追贈趙雲為大將軍,封順平侯,下詔將趙雲葬於成都錦屏山之東,建立廟堂,四時享祭。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兵強馬壯」,意為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有時也比喻其他的隊伍力量強大。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新五代史安重榮傳》中的「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小說中提到的趙雲病逝後被追諡為順平侯的故事情節,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據《三國誌趙雲傳》載:「(趙雲)七年卒,追諡順平侯。」那麼,順平侯這個謚號是什麼意思呢?該傳注引《雲別傳》中有詳細的解釋:「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
說到歷史上趙雲的功績,主要有兩條,一是兩次救過後主劉禪的命,二是在漢中之戰期間巧設「空營計」,擊退了曹操。不過,趙雲在劉備時期的境遇並不好,職務不高,表現的機會也不多。究其緣由,主要與他長期負責劉備家眷安全有關,出現在戰場上的機會很少。不過,在有限的上陣次數當中,趙雲都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堪稱漢末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
說完了趙雲的事跡,再來談談最後一個問題:趙雲的目的在哪兒。有關這個問題,在《三國誌》中並無記載,卻在一些地方志中有所介紹。據明代曹學全所撰《蜀中名勝記》載:『靜惠山,一名東山。山下土城,相傳是蜀漢將軍趙雲築。蓋雲嘗防羌於此,有雲墓及廟存。』」這裡提到的「靜惠山」在如今的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境內,距離成都市區僅五十一公里。趙雲墓的具體地點在大邑縣晉原鎮子龍街343號。
趙雲墓歷經磨難,明代末期曾毀於戰火,後來又被重建,但在清代又出現過數次興廢。上世紀五十年代,墓地區域建起了一所學校。如今,學校已經搬遷,僅存六處遺址。從百度百科的介紹來看,當地政府將對趙雲墓進行重建,但不知目前的進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