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如何克服心理壓力?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揭秘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如何克服心理壓力?

對現代人來說,心理壓力就像空氣一樣無時無刻不在擠壓自己的生活,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心理壓力問題。在古代戰爭環境下,每天都承受著生與死的考驗,戰爭、死亡、疾病、困厄、權變以所流離失所、家破人亡,這些人生的不幸自然會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三國時代的那些英雄人物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又是通過什麼辦法為自己減壓呢?

劉備的辦法是搞編織,沒事時就弄些東西編著玩,他家是織席、編鞋子出身的,他有這門手藝。劉備做手工用的竹篾、草繩等一般原料,根據史料記載他喜歡用的編織物是漂亮的羽毛和犛牛尾巴等稀罕的材料,想必編出來的東西也很不一般,劉備正好可以拿這個送手下人,誰要收到領導給的這樣的禮物,一定激動得要命。劉備喜歡編東西為的是享受那個過程,這種時候他可以靜下心來思考問題,也算是一種減壓的方式吧。

劉備的性格有的點偏內向,因為史書上明確記載他「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但他又「喜狗馬、音樂、美衣服」, 又「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應該屬於雙重性格的人。他一生坎坎坷坷,經歷過許多次大起大落,但他克制力很強,不像曹操那麼脾氣大、喜歡殺人,而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被認為是三國時代最有「英雄之器」的人之一。

曹操的性格特點裡有自信的一面,也有自卑的一面;有外向的一面,也有內向的一面。曹操是個典型的「性格之王」。他的愛好廣泛,登高賦詩、騎馬射箭都很在行,書法、音樂、圍棋樣樣精通,曹操的個人生活很多彩,他的精神世界也很豐富,這從他的詩文中也可以看得出來。

諸葛亮給人的印象特別謹嚴,其實他也有很生活化的一面。他年輕時躬耕隆畝之時經常「好為梁父吟」,也就是喜歡唱歌,當然不是流行歌曲,而是像梁父吟這樣的勵志之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諸葛亮是個彈琴的高手,諸如空城計彈琴退敵、琴斗周瑜等故事流傳頗廣,但是在正史中倒沒有直接的記載。成都武侯祠大殿神龕後牆嵌有一通石碑,碑文是《琴吟自敘》,作者諸葛亮,落款是「大漢建安五年」,如果是真的話,那諸葛亮不僅是一般的音樂愛好者,而是有相當的造詣。

正史中明確記載彈琴水平很高的是孫策和周瑜,尤其是周瑜,不僅會彈琴,簡直特別精通。史書記載周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說明周瑜身上的音樂細胞是天生的,他從小就精通曉音樂,即使喝多了,只要旁邊曲子彈錯也都逃不過他的耳朵,而且他有個習慣,每次聽到別人彈錯必定要回頭看一下演奏者,有人根據他的這個習慣編出了「曲有誤,周郎顧」的歌謠。

把業餘愛好弄到跟曹操一樣,寫詩成了大詩人,寫字成了大書法家,下棋能跟國手不分高低,或者像周瑜這樣,彈琴能彈出專家級水平,既有理論又有實踐,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不過,從這些側面可以看出,即使在戰亂不斷、每天都被生死存亡所考驗的年代裡,大多數人都很熱愛生活,無論是普通人還是英雄領袖,人生都有豐富多彩的一面,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克服內心的壓力,戰勝一個個困難。

我們常說「工作為了生活」,這倒沒錯,不去努力地工作也得不到幸福的生活,沒有奉獻無法索取。但如果說「工作只是為了生活」,那就不對了,那樣工作起來就會很累,工作的目的性太狹窄,工作的成就感就會降低。

可工作視為生活的人,肯定幹不好工作,把生活而視為工作的人,未必能把工作做得太好。其實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不能用工作替代生活,也不是因為生活而輕怠了工作。

工作起來就要敬業、勤奮、努力,生活起來也要豐富多彩、快快樂樂,沒有輕鬆的生活,沒有業餘愛好、朋友交流,內心的壓力感和焦慮感就得不到釋放,容易造成心理疫病。這個道理雖然不高深,但在生活中卻隨處可以找到反面的人和事,他們在不經意間把工作當成了生命的全部,放棄了個性、愛好和自我空間,所以很孤獨、很焦慮,雖然拚命地工作,仍然把什麼都幹不好。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