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劉禪,是一位讓許多人深感無可奈何的後主。他並非昏庸無道,但蜀漢卻仍在他的統領下窮途末路。劉備駕崩後,諸多人都在心疼諸葛亮,既要帶著蜀軍北伐,又要協助「扶不起的阿斗」,可謂是為蜀國燃盡了生命中最後的火光。而蜀漢危難之時,劉禪的行為更加令人目瞪口呆。窮途之際,劉禪無才也罷,就連尊嚴也被人踐踏無餘,他直接選擇了投降,遷至洛陽城,還被封為了「安樂公」。該封號真當名副其實,劉禪怡然自得地與司馬家族在宴席中盡情享樂,甚至感歎「樂不思蜀」。
看到此情此景,後世對劉禪的罵聲無疑是不絕於耳。但是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將蜀國送向亡國之途?是否真的在亡國後一點都不惦念蜀國呢?且聽筆者慢慢道來。當時在宴席上,劉禪與司馬家族飲酒作樂。向劉禪提問是否惦念蜀國的人,是司馬昭。要知道司馬昭此人心思縝密,玩政治權術堪稱一流,而且特別善於下狠手。如果你的家鄉被劊子手所摧毀,此時這個劊子手問你是否想念家鄉?若只論保命的話,相信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不想念。」劉禪當然想保命,所以他也毫不猶豫地說道:這裡如此快樂,當然是不思念蜀國的,也就是所謂的「樂不思蜀」。
不過有些人也會提出提問了,司馬昭既然如此謹慎,劉禪這樣回答豈不是很「虛偽」?惹得人懷疑?當然,司馬昭也是不相信的。他再次追問劉禪到底想不想回到蜀國,此時的劉禪又換了答案,誠懇地說道:「想。」按司馬昭的性情,他雖然瞭解劉禪的能力,卻仍然不可掉以輕心。其實想要處死劉禪非常容易,但是司馬昭卻因為劉禪的後一句回答,從而徹底放棄了對劉禪的殺念。當時,司馬昭聽到劉禪又說想回蜀國的時候,便玩味地說道劉禪此言倒像是郤正似的。
機智如司馬昭,此話確實是郤正曾教劉禪說的。世人皆知樂不思蜀,卻不知後面還有一句,原來劉禪被揭穿之後,神情卻並無慌亂,而是一臉單純地反問司馬昭是怎麼知道的?想回到蜀國一事確實是郤正教給自己的!此時,大概是劉禪的愚笨徹底「擊潰」了司馬昭的警惕,他再次確定了劉禪的呆傻,自此也就放下了對劉禪的殺心。劉禪在蜀國在位41年,怎麼可能不懷念蜀國?此時劉禪的「蠢笨」其實也是一種另類的智慧,因為他深知蜀國大勢已去。此時的反抗也只能是困獸之鬥,可能還會傷及蜀國的百姓。
蜀國的將士也從未放棄過鬥爭,諸葛亮去世後,姜維仍在不斷北伐,但其實此時的蜀國氣數已盡,早已無力回天。筆者認為,行軍打仗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然而蜀漢地勢狹小,人口稀少,與魏國的疆域差距懸殊。雖然劉備有著「光復漢室」的使命,然天下大勢,本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除了漢室的祖輩,後人誰會在意是誰來統治這個天下呢?其實以諸葛亮的智慧,他也早已看破,劉禪固然無能,但這一點相信他也是能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