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曾給曹丕寫過一封信,內容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曾給曹丕寫過一封信,內容是什麼?

劉備作為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他的形象一直都是非常光鮮靚麗的,尤其是在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之中,劉皇叔大仁大義、忠於漢室的光輝形象,更是天下皆知。然而,劉備曾給曹丕寫過一封信,這封信使得劉備跌下忠義的神壇,現在後人都會說劉備不過就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他想要的可不是興復漢室,而是想要掌控天下的權力。

眾所周知,劉備起兵造反時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這也是劉備能成為一方霸主的正當理由,然而曹操卻是篡漢的國賊,所以劉備和曹操就是水火不容的死敵,根本沒有化干戈為玉帛的可能。所以說,劉備興復漢室的口號,就是一把雙刃劍,可以給他帶來榮譽,但也使他背負著輿論的壓力。

在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蜀、吳可以聯手一起對付曹魏,比如赤壁之戰;同時曹魏也可以和東吳聯合對付蜀漢,比如孫權聯合曹操偷襲關羽,但蜀漢卻永遠無法和曹魏聯合。總之,劉備要麼就是自己對付曹魏,要不然就是和吳聯合對付曹魏,永遠不可能和曹魏聯合一起對付東吳,這就是劉備打著興復漢室旗號給他帶來的掣肘。

在三國時期的歷史上,劉備這種復興漢室,奉漢室為正統的做法,為他贏得了非常好的名聲,也使得很多仁人志士投到他的麾下,與他共同興復漢室,這才使得劉備最終建立了蜀漢帝國,這可謂是劉備最成功之處。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本該與曹魏政權水火不容的劉備,卻也曾偷著討好過曹魏,這就使得興復漢室這個最成功之處,變成了最虛偽之處。

公元220年,先是蜀國關羽敗走麥城,被呂蒙擒殺,隨後就是吳國的呂蒙身死,後來就是魏國曹操去世,在短短3個月內,魏、蜀、吳三國各死一人。曹操死後,曹丕廢了漢獻帝劉協,自己登上天子寶座,定都洛陽。

曹丕稱帝對於劉備而言,就是在面臨一個選擇,是選擇討伐東吳給關羽報仇,還是選擇伐魏,為漢室正名。這實在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一次選擇,東吳背信棄義偷襲關羽,導致二弟身亡,劉備作為大哥當然要為兄弟報仇;而此時的曹丕代漢稱帝已經突破了為臣的底線,以興復漢室為己任的劉備自然要代漢討伐之。

按正常來說,劉備一定會選擇伐魏,因為相比於討伐曹魏來說,給關羽報仇只是私事,應該放在後面。在當時,就連趙雲都勸說劉備,希望他能以大局為重,興復漢室討伐曹丕。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劉備不僅沒有討伐曹丕,反而趁給曹操弔唁的時機,讓一個叫韓冉的人給曹丕送去一封密信,信中一句「文帝惡其因喪求好」,充分說明了劉備是一個虛偽的政治家,這就相當於是在助紂為虐,不僅沒有譴責曹操與曹丕,反而意在求和。很明顯,興復漢室這句話在劉備嘴中沒有多少實用價值,不過就是一句口號而已。

其實劉備若是像曹操一樣,直接就擺出一副愛咋咋地,我就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架勢來,倒也沒人會說他虛偽。關鍵在於,劉備一邊說著興復漢室的誓言,享受天下人的讚美,一邊卻又違背誓言,向漢朝大仇人示好,這就讓人很不齒他的做法了。正因如此,後世才認為劉備是一個虛偽的政治家。

其實劉備寫求和信的原因不難理解,因為此時的劉備志在伐吳,所以想要與曹魏和解,以免讓自己陷入腹背受敵的狀態。對於劉備想法,曹丕自然是非常清楚的,雖然斬殺掉劉備的使者韓冉,宣佈不會與劉備講和,但他還是樂於坐山觀虎鬥,沒有摻和蜀、吳之間的戰爭。當然了,因為曹操剛死死,曹丕也要鞏固政權,收攏權力,所以他也無力發動戰爭。

還有劉備虛偽不只體現在向曹丕求和這一方面,在稱帝這件事上也可以體現出劉備的虛偽來。。曹丕稱帝之後,封漢獻帝劉協為「萬戶山陽公」,並且給他提供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從總體上來說曹丕對待漢獻帝劉協還是不錯的。曹丕如何對待漢獻帝劉協,劉備又怎麼可能不知道,然而,劉備卻昭告天下說曹丕殺掉漢獻帝劉協,並喊出了「上無天子,海內惶惶」的口號。

於是,在公元221年,劉備也登基稱帝了。這一下子所謂的興復漢室,變成了興復自己建立的漢室,而不是先前漢獻帝劉協統治時期的漢室了。

其實說到底,劉備的興復漢室,不過就是為了招攬人才,成為諸侯的借口而已,最終還是為了自己的野心服務,天天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最終自己卻成了皇上,這可能是對劉備最大的諷刺。當然了,劉備若想建立一個帝國,這種虛偽的手段是免不了的,可他暗地向曹丕示好,明面上卻將自己塑造成光輝正義的一面,這就讓人很反感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