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為什麼要堅持「孫劉聯盟」?魯肅和周瑜有什麼戰略分歧?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劉備和孫權能組成聯盟,其實全看孫權一方願不願意,但這件事在東吳內部也出現了兩種聲音。周瑜是主張不與劉備交好,而魯肅則認為應該和劉備結盟。當然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孫權還是選擇採用魯肅的策略,並且此後打贏了關鍵的赤壁之戰,阻斷了曹操南下的計劃,不然可能就不會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那魯肅和周瑜在對劉備的策略上到底有什麼分歧呢?魯肅堅持孫劉聯盟算不算深謀遠慮?
孫權與劉備在赤壁之戰前夕結為同盟,即「孫劉聯盟」。東吳集團內部對「孫劉聯盟」的態度一直分為兩派:一派以周瑜、呂蒙為代表,是為「攻劉派」;一派以魯肅為代表,是為「聯劉派」。
在早年與孫權的「吳中對」中,魯肅為東吳集團所做的戰略規劃是「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按照這個規劃,魯肅應該是主張進攻佔據荊州、益州的劉備而非聯合。
但魯肅在與劉備、諸葛亮見面後就成為堅定維護「孫劉聯盟」的「聯劉派」,以至於諸葛亮在魯肅去世時都特別緻哀。那麼計劃控制整個長江流域的魯肅為什麼要堅定維護「孫劉聯盟」呢?
在「隆中對」和「吳中對」中,諸葛亮和魯肅都有一個相同的戰略預測:劉表混不長。只不過諸葛亮鑒於自己和劉備的身份說得比較隱晦,而魯肅則明確地建議孫權積蓄力量後直接滅了劉表。
可歷史的發展卻是曹操在劉表死後幾乎兵不血刃地佔領荊州全境,這大出魯肅的意料之外,「吳中對」的規劃不可能實現了。於是魯肅迅速做出戰略調整:聯合劉備趕走佔據荊州的曹操。
在與劉備、諸葛亮見面到赤壁之戰的過程,魯肅發現看似弱小的劉備集團其實是君明臣賢並深得荊州士人之心,東吳已經不可能獨佔荊州。連荊州都不可能獨佔,就更不要說西進佔領益州了。
既然通過軍事手段實現「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的戰略目標已不可能,魯肅認為以「孫劉聯盟」的方式保證長江流域成為東吳的戰略安全地帶,然後在積蓄力量,北伐中原進而統一天下。
要知道魯肅「吳中對」的最終目標是「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而不是後來東吳集團選擇的跨有揚荊,偏安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