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五大叛徒分別是誰?他們都是什麼下場?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蜀漢五大叛徒分別是誰?他們都是什麼下場?

蜀漢五大叛徒分別是誰,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提起蜀漢叛徒,人們肯定會想到坑死馬騰馬休馬鐵,接著跟韓遂反目成仇,最後帶著張魯的兵投降劉備的馬超馬孟起,但事實上馬超還真不是蜀漢叛徒,因為他不但沒有背叛劉備的蜀漢,還向劉備出賣了朋友彭羕——一起在背後發牢騷,馬超因舉報有功而安然無恙,把馬超當朋友而說心裡話的彭羕,下獄被殺。

蜀漢真正的叛徒至少有五個,但是其中既不包括馬超馬孟起,也不包括黃權黃公衡——馬超幫了劉備大忙,劉備覺得是自己對不起黃權而不是黃權對不起他。

《三國誌·卷四十三》記載:劉備兵敗夷陵,狂奔七百里回到白帝城,黃權卻被東吳軍隊隔絕道路撤不回來,只好帶領部隊投降了曹魏。

不管是投降東吳還是投降曹魏,坐在後方的執法部門才不管那些,馬上請示要將黃權留在成都的家屬都抓起來,這時候劉備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

在劉備的關照下,黃權的家屬依然享受著原先的待遇,而黃權也從來不曾帶兵跟蜀漢作戰,所以他只是降將而不是叛將,並沒有做對不起劉備的事情。

跟黃權不同,蜀漢的五大叛將,都做了對不起劉備的事情,劉備對他們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這五大叛徒一人被殺,三人下落不明,還有一人苟且偷生,卻沒有一個人被抓回或送回成都受罰。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糜芳、傅士仁、范強(演義中為范疆)、張達先後主動回到或被孫權綁起來送到劉備面前,結果全都被千刀萬剮破腹剜心,但事實上糜芳直到劉備駕崩之後,還活蹦亂跳地帶兵替孫權打仗呢。

且放下糜芳的結局不提,咱們還是來看看那三個下落不明的叛將:傅士仁、范強、張達,這仨小子在背叛前後都不見正史記載,好像他們的出現,就是為了坑關羽殺張飛。

傅士仁投降東吳後就消失了,而跟他一起投降的零陵太守郝普、荊州治中潘濬卻都在東吳當了大官:「郝普字子太,義陽人,為吳將呂蒙所譎,開城詣蒙;潘濬字承明,武陵人也,典留州事,亦與關羽不穆,孫權襲羽,遂入吳。普至廷尉,濬至太常,封侯。《三國誌·卷四十五》」

主動投降的郝普潘濬官至九卿,偏偏那個「流涕而降」後又勸降糜芳的傅士仁,啥好處也沒撈到,估計是這個人還有點羞恥之心,投降東吳之後憋屈死了。

傅士仁是廣陽人、郝普是義陽人、潘濬是武陵人,說起來郝普還是魏延的親同鄉,幸虧魏延從來不曾與東吳作戰,如果魏延隨同劉備伐吳而被擒投降,結果如何可就難說了。

與傅士仁同樣失蹤的,還有范強張達,這兩個人在三國正史中有名無字,原籍哪裡也沒有人知道,他們刺殺張飛投降東吳後就人間蒸發了,以至於有人懷疑這兩個人可能根本就不是刺殺張飛的元兇,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倆背鍋俠——真正下手的是張飛的副手、吳懿的弟弟吳班。

傅士仁和范強張達不知所蹤,但是那個糜芳卻在三國正史中再次出現了,而且不止出現了一次:在《三國誌·卷四十七·吳主傳》中,他還在將軍賀齊的帶領下替孫權打仗,時間是吳大帝孫權黃武二年,具體說就是公元223年六月(農曆),而劉備是在蜀漢章武三年(也是公元223年)四月就駕崩於白帝城永安宮了。

雖然沒有像演義小說中那樣主動回到劉備跟前送死,但是糜芳在東吳的日子也不好過:叛徒一向是被人瞧不起的,尤其是在清流眼中,叛徒是不可饒恕的,能日行三百里、善使長矛的虞翻(在小說中是文職人員,還被諸葛亮羞辱過),經常有事沒事就找茬羞辱糜芳一番,糜芳被羞辱之後,也只能見人就繞著走,多數時間都把自己關在家裡不出來——這苟且偷生的日子,實在是不太好過。

《三國誌·卷五十七· 虞陸張駱陸吾朱傳》中,虞翻兩罵於禁,把於禁罵得直哭。除了痛罵並要鞭打(被孫權制止)於禁,虞翻還喜歡收拾糜芳。

行船的時候遇到糜芳的手下稱糜芳為將軍,虞翻痛斥:「失忠與信,何以事君?傾人二城,而稱將軍,可乎?」糜芳無言以對,只能「闔戶不應而遽避之」。

糜芳躲著虞翻,虞翻卻不肯放過糜芳,又主動駕車到糜芳軍營門口溜躂,被糜芳手下攔住後又高聲怒罵:「當閉反開(指在南郡獻城投降),當開反閉,豈得事宜邪?」糜芳被罵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當然是連還嘴的底氣都沒有。

雖然總是被人欺負上門,但糜芳仗著一張厚臉皮,一直在東吳苟且偷生,漸漸的也就被大家遺忘了,連他什麼時候嚥氣,正史中也沒有記載。

蜀漢五大叛徒中傅士仁、范強、張達神秘消失,糜芳苟且偷生成了笑柄,跟這四個傢伙相比,蜀漢顧命大臣李嚴的老朋友孟達,下場可就很不妙了——有人說他是被諸葛亮和司馬懿聯手做掉的。

孟達如何反覆無常,三國正史和演義小說的記載基本一致——孟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叛將,他投降曹魏後,還夥同曹魏征南將軍夏侯尚、右將軍徐晃去攻擊不肯投降的劉封。但是對孟達之死,正史和小說卻有截然不同的說法,《三國演義》說孟達過於自信,以為曹魏不會那麼快派人來打,結果被司馬懿一戰斬殺後,諸葛亮還十分惋惜: 「今孟達欲舉大 事,若遇司馬懿,事必敗矣。達非司馬懿對手,必被所擒。孟達若死,中原不易得也。(《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剋日擒孟達』)」

但是在《卷一·帝紀第一·宣帝》中,司馬懿在給孟達的信中直接指出,是諸葛亮故意洩露了孟達要叛魏歸蜀的消息:「將軍昔棄劉備,託身國家(指魏國),國家委將軍以疆場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齒於將軍。諸葛亮欲相破,唯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按照司馬懿本紀的記載,諸葛亮洩露消息,可能是為了促成孟達早日反正:「達與魏興太守申儀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詐降,過儀,因漏洩其謀。」

但是不管怎麼說,因為諸葛亮的故意洩露消息,孟達最後兵敗被斬,在《三國誌》中連傳記都沒有——他既不算魏將,也不算蜀將,陳壽也不知道把他劃歸哪一方,只好把他的相關信息記錄在劉封之後,孟達也就成了非禽非獸的蝙蝠…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