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奇謀可一舉奪得關中為什麼沒被諸葛亮採納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魏延奇謀可一舉奪得關中為什麼沒被諸葛亮採納

魏延的計劃確實很有氣魄,如果按照魏延的計劃,蜀軍便可一舉奪得關中,這也正是諸葛亮北伐的首要目標。但是諸葛亮又是怎樣看的呢?《三國演義》中是這樣寫的:「孔明笑道:『此非萬全之計也。汝欺中原無好人物,倘有人進言,於山僻中以兵截殺,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傷銳氣。決不可用。』」  

現在我就具體分析一下孔明為什麼會講「此非萬全之計」。如果魏延的計劃要得以實現就必須同時滿足下列5個條件:(注意是必須同時滿足!)第一:魏延率軍從褒中出發,循秦嶺東行進入子午谷,循子午谷到長安,完成這個行程必須用10天的工夫。第二:曹魏長安守將夏侯楙得知魏延軍突然到來時必須要棄城逃跑。第三:夏侯楙逃跑時,必須留下大批可供蜀軍食用的糧草輜重。第四:魏軍的增援部隊必須要在20天後才到達長安。第五:諸葛亮大軍從斜谷出發,必須在20天內趕到長安,增援魏延。 

這五個必須的條件,每一個都有不能實現的可能!先說第一個。首先魏延能保證在10天之內穿過子午谷而到達長安嗎?子午谷道長約600里,兩邊高山對峙,中間水流湍急,全靠架在山崖上的棧道通行。如果中間有壞道。就必須停下來修復後,才能繼續通行。如果壞道一多,修復的時間就會很長,也就會延遲到達長安的時間,如果不能在10天內到達長安,那麼魏軍的細作就可能會得到情報而有所準備,使蜀軍失去奇襲的效果。而且兩年之後,魏軍都督曹真伐蜀就是從子午道走的。「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見《三國誌。魏書。曹真傳》);「曹真發已逾月而行才半谷,治道功夫,戰士悉作。」(見《三國誌。魏書。王朗附王肅傳》)。曹真一個月才走了子午谷的一半,可見10天內走完子午谷是相當不容易的。  

再說第二個。魏軍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這是事實,但他會不會害怕到「聞延奄至,必棄城逃走」呢?如果他不是棄城逃走,而是據城而守,等待援軍到來的話那又怎麼辦呢?即使夏侯楙真的棄城逃走,還有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呢!(當時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時,蜀軍斬殺曹軍大將夏侯淵,曹軍大亂。當時郭淮正任夏侯淵軍司馬,他見主帥陣亡,便挺身而出,收集魏軍敗兵,推舉張合為軍主,委快把軍心給穩定了下來。

還有在第二天,蜀魏兩軍在漢水對峙時,蜀軍欲渡漢水進攻,曹軍諸將都主張敵眾我寡,應該以漢水為陣抗拒蜀軍。但郭淮卻說:『此示弱而不足挫敵,非算也。不如遠水而陳,引而致之,半濟而後擊,備可破也。』後來蜀軍果然懷疑未渡河。見《三國誌。魏書。郭淮傳》)如今這個有膽有謀的郭淮已成為雍州刺史,一起鎮守長安,他能放下長安重地而和夏侯侯楙一起逃走嗎? 

再說第三點。即使魏延成功佔領了長安,怎能保證曹軍就一定留下大批糧草輜重給蜀軍呢?如果曹軍把糧食運走或是乾脆將其付之一炬的話,蜀軍能空著肚子守城嗎?

再說第四點。誰又能保證關東援軍一定會在20天後才到達長安。遠的不說,就拿司馬懿襲擊孟達來說,孟達估計司馬懿要一個月後才能趕到上庸,結果司馬懿只用了短短的8天時間就趕到了,殺掉孟達個措手不及。  

而且從關東到關中,一路上一馬平川,沒有什麼天然屏障,正利於曹魏的鐵騎晝夜急馳。再說第五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諸葛亮率軍從斜谷出發到長安,要行千里棧道,怎能保證就一定能趕在曹魏援軍到來之前到達長安?萬一落在曹軍後面,魏延軍被曹軍吃掉不說,諸葛亮的北伐大軍就會屯兵於堅城之下,陷於進退兩難的窘境。

由此可見,魏延所提出的設想確實是「非萬全之計」。要知道荊州軍覆滅,彝陵戰敗後,諸葛亮苦心經營了五、六年,才有如今的北伐大軍。況且這又是第一次北伐,成敗的意義非同一般。因此諸葛的謹慎是完全合理的。

所以,這一計劃有很多巧合,以諸葛亮的穩妥性子,斷然是不會幹出冒險之事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