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滅掉蜀漢之後 滅吳大計為什麼拖了十六年之久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昭滅掉蜀漢之後 滅吳大計為什麼拖了十六年之久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蜀漢和東吳,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元263年夏,魏國伐蜀前夕,司馬昭定下滅吳大計,計劃在滅掉蜀國之後,花三年時間籌備,然後大軍從巴蜀順流而下,水陸並進,直搗黃龍。

「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

然而,當魏國花了三個月輕取蜀國之後,伐吳之戰便遭到擱置,遲遲沒有下文。直到16年後,也就是公元279年的十一月。已經取魏而代之的西晉王朝,動員二十萬大軍,分六路伐吳。

而這場三國的最後一戰,形勢完全一邊倒,西晉大軍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僅用四個多月,便滅掉了吳國,完成三國一統。

那麼問題來了,司馬昭的三年滅吳大計,為何拖了十六年之久?

其實這主要還是一個時機的問題,司馬家在滅蜀之後,一直都很忙,沒工夫去管東吳。

首先是在公元264年的年初,也就是剛滅掉蜀國之後,蜀地就發生了成都之亂。當時平蜀的魏軍主帥鍾會,扣押了鄧艾,意圖在蜀地割據自立,結果引發了魏軍兵變,最終鍾會死於亂軍之中,而鄧艾、姜維等人也在此次事件中身亡,成都更是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當然了,鍾會謀反禍及的可不僅僅只是成都。在洛陽,同樣也掀起了一片血雨腥風。鍾會出身豪門,鍾家乃是穎川望族,父親鍾繇更是魏國重臣,官至太傅。所以鍾會的謀反,牽連甚廣,魏國內部隨之迎來了新一輪的政治洗牌。此時的司馬昭,顯然是沒工夫去想滅吳的事兒。

當然了,鍾會之亂對司馬昭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畢竟也算是趁機肅清了內部的反對勢力。與此同時,因為滅蜀之功,司馬昭被加九錫,進封為晉王。此時的司馬昭離登基稱帝,只差一步。

只要司馬昭成功伐吳,一同天下,那麼一切都將水到渠成,再無阻礙。所以,滅吳計劃,也還在籌備之中,期間司馬昭還給孫皓寫了封信,表示了自己統一天下的決心。

然而,時不我待,司馬昭封王僅一年,便中風猝死了。司馬昭這一死,魏國則又開始亂了,滅吳計劃再度被擱淺。所以,司馬昭雖然提出了三年滅吳的計劃,但他根本沒有時間去實行他的計劃。

司馬昭死後,由兒子司馬炎接班。這司馬炎是個狠人,上台不過數月,便逼迫魏帝禪讓,自己取而代之,建立了晉朝。當然了,這並不是司馬炎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司馬家祖孫三代的共同努力。曹魏在經過了司馬家三代人的精心經營之後,改朝換代已經是水到渠成,再無阻力。

但是,對於司馬炎來說,他畢竟是新人上位,本身地位有待穩固;而西晉王朝又是一個新生政權,有著一大堆的事務都亟待解決。比如徹底清除前朝遺留下來的反對勢力,怎麼安排禪讓的曹魏皇室,如何分配、協調好功臣們之間的既得利益等等?

所以,司馬炎上位之後的第一件事,不是伐吳,而是處理內務,這可花了他不少時間。

首先,封賞功臣這種事兒,是絕對要做的。畢竟人家追隨你司馬家那麼久,一直任勞任怨,為的不就是日後當個開國功臣,福澤後世嘛。你司馬炎一個剛剛繼位的後生,但凡是摳門一點,估計就得完。

所以司馬炎在登基之後,就開始大封群臣,像賈充、荀勖、石苞這些勳臣貴戚,那都是封邑萬戶的公爵。

當然了,司馬炎對於自家人更是不會虧待。歷史的教訓讓他意識到,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還得父子兵,外姓人永遠不靠譜,說不準那天就挾天子以令諸侯了。所以為了防止有日後步上曹家的後塵,司馬炎登基之後大搞分封,對於司馬家的直系親屬,個個封王,使其駐守四方,鞏固司馬王朝的統治。

在當時,司馬炎一口氣封了27個諸侯王,果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然,我們都知道,分封這種制度實在要不得,無情最是帝王家嘛。所以,司馬炎的分封,也為日後的八王之亂,西晉滅亡埋下了伏筆。

此外,司馬炎在登基後的前兩年,還花費了不少精力去安撫曹魏和蜀漢的舊臣遺民,對於前朝和敵對勢力的王公子弟,一律優待。很顯然,這是司馬炎消除反對聲音,鞏固自己統治的一種手段。

而這些工程,都需要付出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雖然表面上看,都只是皇帝一紙詔書的事兒,但實際上,背後所需動用的人力物力,都不是什麼小數目。就拿分封諸王來說,從封邑的劃分,到封國制度建設,再到軍隊官屬的安排,都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所以當時的西晉王朝,都在忙分封的事情,哪有時間去管東吳?

就這樣過了幾年,司馬炎算是安頓下來了,可麻煩事兒接踵而至。比如公元268年,先是司馬炎的母親去世,後又有青、徐、兗、豫四州發生大水。公元275年,洛陽發生瘟疫,死者過半,城內幾乎是家家戴孝。

此外,西晉的西北和西南地區,一直都不太安寧。

比如在西北,匈奴和鮮卑從公元270年開始,一直都在作亂。先是河西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起兵反晉,後又有南匈奴右賢王劉猛叛出塞。其中河西鮮卑最為強悍,其縱橫秦涼二州,攻城略地,西晉派去的刺史,基本上是去一個,死一個,弄得司馬炎極其頭疼。

河西鮮卑之亂,一直持續了九年,直到公元279年西晉伐吳前夕,方才平定。

至於在西南方向,蜀地的百姓一直都不太安分。蜀中狀況頻發,動盪不斷,民變、兵變不絕於書。在公元272年的動亂中,連益州刺史皇甫宴都身首異處,可見蜀中有多不太平。

蜀地的不穩定,一定程度上拖慢了西晉伐吳的步伐。畢竟王濬是在蜀中安定之後,才得以有時間和精力,大造樓船,訓練水軍,最終順流而下,一舉滅吳。

這一點其實很關鍵,因為長期以來,東吳抵禦西晉的最大倚仗,就是長江天險。其憑借強大的水軍,控制長江河道,使得西晉軍隊無法大舉渡江。然而隨著王濬在蜀地建造了一隻強大的水軍之後,所謂的長江天險,便失去了作用。

伐吳一戰,王濬的水師從蜀地順江而下,一路上勢如破竹,東吳水軍根本無法抵擋。而在失去了長江防線之後,東吳的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而在王濬水軍建好之前,伐吳的把握則並不大。

所以,總的來講,司馬炎雖然有大把的時間,但他比司馬昭的情況好不到哪裡去。面前破事兒一大堆,根本沒太大心思放在伐吳上,或者是根本就沒有準備好。

當然了,沒有時間和精力只是一方面,司馬炎之所以遲遲沒有伐吳,群臣的阻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南下伐吳這件事,當時在西晉內部一直有一股強大的反對勢力。他們以賈充、荀勖為首,一直都在阻撓司馬炎伐吳,甚至於打壓羊祜、王濬、張華這些主戰派。

當初益州刺史王濬上表,請求司馬炎舉兵伐吳,賈充和荀勖便立馬跳出來反對。甚至於在伐吳前夕,他們還在苦諫不可,只不過司馬炎沒有聽他們的。

初謀伐吳,紞與賈充、荀勖同共苦諫不可。

可即便是在伐吳期間,西晉大軍已經開始動身,賈充都還在從中阻撓,說什麼「吳未可悉定,方夏,江淮下濕,疾疫必起」,要求罷兵撤軍。

賈充和荀勖他們,之所以會百般阻撓伐吳,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無非就是為了權力二字。因為伐吳乃是一同天下的大功勞,羊祜、王濬這些人在平定東吳之後,必將加官進爵,進而威脅自己的政治地位。尤其是賈充等人,本就和張華這些人不對付,如果讓他們拿下這伐吳的功勞,那麼自己日後將會很被動。

雖然晉武帝司馬炎一直都有心伐吳,但是賈充這些人乃是朝中重臣,勢力非常大,不可能忽略不理。所以,伐吳的計劃只能是一拖再拖,最終拖到了公元279年。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西晉一直沒多少時間和精力搭理東吳,但東吳可沒閒著。從蜀國滅亡到西晉伐吳的這十六年裡,東吳進行過多次北伐。其中吳主孫皓,還多次御駕親征,這一點可比劉禪強多了。

雖然東吳的北伐,大都收效甚微,但也還是有過一些漂亮仗。比如在公元272年,西陵督步闡據城降晉,孫皓派東吳大都督陸抗討伐,西晉則派出羊祜、楊肇救援步闡。結果西晉不僅沒能救下步闡,還被陸抗給教做人,大敗而歸。

由此也看得出來,東吳國力雖不如西晉,但也不是什麼軟柿子。至少在相當長的一部分時間裡,東吳還是有著一戰之力。所以對於西晉來講,自己原本就精力有限,準備不足,而東吳又實力尚存,很明顯不是伐吳的最好時機。

等到公元279年,則一切都不一樣了,首先西北邊患已定,西晉再無後顧之憂;其次蜀中大治,王濬得以在上游大造樓船,訓練出一支強悍的水軍;最後,賈充等一眾反對勢力,在晉武帝敲打安排下,起到的阻礙作用也越來越小,連賈充都來當了伐吳的前線總指揮。

此時的西晉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吳國又恰好送來了這股「東風」。隨著丁奉、陸抗一批著名將領的去世,東吳再無可用之人。而吳主孫皓又是一個昏庸暴虐之君,只知玩樂,不修軍備。

正如丹陽太守沈瑩所說的那樣:「我上流諸軍,無有戒備,著名將領皆死,幼少當任」。

此時的吳國,已經是虛弱不堪了,面對西晉的大軍,毫無抵抗之力。最終西晉伐吳,不過四個月,吳亡。

總結來講,蜀漢滅亡後,東吳之所以還能再撐十六七年。一方面是因為西晉沒有準備好,另一方面則是東吳自身實力尚存。簡而言之四個字,時機未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