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大概都記得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木牛流馬」,可「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如果有誰想按圖索驥,只照《三國演義》所列製造木牛流馬法去複製,這同想製作永動機一樣是徒勞的。《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二回描寫孔明製作的木牛流馬,「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嶺,各盡其便」。而且將舌頭扭轉,牛馬就不能行動,再扭過來,便又長驅大行,真是奇妙得很。
根據《作木牛流馬法》提供的信息,木牛大概是這樣的:腹部是方形的,頭部是彎曲的,每天行程較短,「宜可大用,不可小使」。單獨行駛,每天能走數十里,結隊行駛,每天能走二十里。每一木牛能載一個人吃一年的糧食,每天走二十里,推木牛那個人不會覺得疲勞。
流馬有方囊二個,每個能夠裝米二斛三斗,能夠在高低不平的山道上行走。流馬相似後世的獨輪車,仍然需求人力的推進.從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木牛運糧,第六次北伐以流馬運糧的史實可知,木牛流馬使得蜀兵能在險峻的蜀道上敏捷行軍,對其時的軍糧運送有很大的奉獻。
四輪車的車廂上裝上牛頭,雙轅裝上前、後撐桿軸,長短撐桿鉸接在撐桿軸上,雙轅再鉸接在車體上,搖動雙轅撐桿撐地而促使車輪轉動。木牛靠撐桿驅動,而不是傳說中的自行工具。搖動雙轅時,始終只有一根撐桿撐地而四輪轉動,這與「一腳四足」、「轉者為牛足」相符合;撐桿軸上有兩根撐桿一長一短,這與「雙者為牛腳」相符合;牛鞅繩為提起撐桿的細繩;牛秋軸為撐桿軸,是動力來源,這與「攝者為牛秋軸」相符合。這個「木牛」與文獻記載的《造木牛之法》是基本相符的。
雙輪車的車廂上裝上馬頭,雙轅裝上前、後撐桿軸,長短撐桿鉸接在撐桿軸上,雙轅再固接在車體上,搖動雙轅撐桿撐地而促使車輪轉動。這個「流馬」是完全按照 《造流馬之法》的文獻記載的尺寸作的。車輪位於前、後腳之間。「靬」是牛皮做的圓套子,套在雙轅上與牛鞅繩相連,提起撐桿。三角槓是車廂後的橫槓(槓孔是三角形),攔住板方囊不退出來。
既然史書有載,木牛流馬又如此好用,它們就應該被大力推廣並流傳至今,如獨輪車,馬鐙等。但木牛流馬不僅沒有被大力推廣,至今考古發掘也未見實物,就連諸葛亮當時也並不總是使用木牛流馬,同時他也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木牛流馬。木牛流馬只是起到輔助作用。魏國學會了木牛流馬並沒有大規模推廣,也說明木牛流馬具有較大的局限性。
由於沒有木牛流馬的實物流傳下來供參考,至今,不同人對木牛流馬的結構有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木牛,就是有前輪的小車;流馬,即現在獨輪手推車,在民間稱之為江州小車。這個觀點相對可靠,也是目前被廣泛接受的一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