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那點事兒:蜀漢失敗的根本原因是“黨政不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那點事兒:蜀漢失敗的根本原因是“黨政不分”

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是「黨政不分」的。劉備在位時,劉備作為法定的「一把手」是理所當然的執行「黨政一體化」,實施的是「以黨代政」的方案;在諸葛亮托管政權後,諸葛亮也自然的實行「黨政一體化」,不過他執行的是「槍指揮黨」,以漢丞相之職統管政權。正是在「黨政一體化」的制度下,劉備集團發揚其「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點,迅速奪取荊州、西川等地,從而建立蜀漢政權;反之,劉備集團「黨政不分」,因而「缺乏系統的冗余性和可靠性」,導致蜀漢政權猶如曇花一現,蜀漢集團迅速地由繁盛走向衰落和失敗。

雖然「黨政制度」一說是指近現代國家政權中的執政制度和行政制度,但是中國古代也是客觀存在類似的「黨政」制度,具體體現是:內廷與外朝、皇權與相權,其中內廷和皇權代表的是:特定的少數貴族群體在政權中的執政方式,外朝和相權代表的是:普通大眾在政權中的行政方式(部分貴族也可參與到其中)。前者可以認為是「執政黨」,皇帝就是「黨和國家」的首腦、總執政官,後者可以認為是「政府」,丞相或宰相就是政府的總理、首席行政官。需要強調的是,古代的「黨政制度」並非現代意義的民主制度,而是統治者為提高統治的有效性而採取的執政和行政的方法。

在古代中國,「黨政制度」也分「黨政分開」和「黨政一體化」兩種方式,內廷與外朝分開設立、單獨行使權力就是「黨政分開」方式,由皇帝親自主持行政事務就是「黨政一體化」。一般來講,國家只要是正常的,「黨政分開」方式為主,皇帝並不事事親躬;反之,國家不正常了,出現動盪,就會出現由個人的集權(或中央集權或地方割據),實行「黨政一體化」。應當說明的是,古代封建制度都有「黨政一體化」的傾向,但是為了降低執政難度,各個朝代還是實施了有限的「黨政分開」,以保證執政的「獨斷」和行政的「專業化」。但是儘管「黨政有限分開」,皇帝還是通過各種手段來限制個人在行政中的地位和權力,因而個別朝代是不設相位的,而是通過「尚書房」或「軍機處」以集體方式行使相權,因而古代政權中圍繞「黨政制度」,以個人利益為誘導就充斥了皇權與相權的爭奪。一般來說,利益集團在勢力上升階段是要「黨政一體化」的,集中力量奪取土地;當佔領的地盤足夠大時,「首領」就會稱王稱霸,自然的走執政與行政分開的「黨政分開」道路,一方面皇帝可放手行政官員治理天下,另一方面皇帝可把主要精力用以軍事和政治統一中國,進而形成新的王朝。所以就古代而言,「黨政一體化」缺點是明顯的:系統沒有備份,權力過於集中,成功或失敗往往寄托一人的命運,管理的轄區太大後個人精力往往不能適應需要;反之,黨政分工的好處是:皇帝執政,宰相行政,皇帝不必天天換,宰相可以月月換,把風險前移,從而穩座江山。

由於東漢後期,軍閥割據、士族林立,軍閥往往與士族結合形成特定利益集團,強者自任「首領」,這就好比在中國大地出現了若干的政黨,其武裝力量一旦佔領城池,「首領」就自封為「牧」,從而代表一個特定士族群體執政和行政一方,例如,曹操代表中原地區士族集團曾自封為冀州牧等,而劉表代表荊州士族自稱荊州牧,統治自己的佔領區。因此,東漢後期是地方各自為政的「黨政一體化」。

劉備在赤壁之戰前是沒有根據地的,但他自強不息,一直在聚集力量。赤壁之戰後劉備先奪荊州,後取西川,然後自領為益州牧,這個時段劉備集團是以劉備為核心的「黨政一體化」,凡事劉備說了算。但是,在奪取漢中後,形勢就發生了變化,劉備集團統治區域大增,此時按理,劉備集團本應走「黨政分工」的道路,從而統一天下,然而劉備在自立漢中王后,仍然是黨政事務一手抓(他可能忘記了漢高祖在封漢王后,就放手讓蕭何治理國家,以韓信對敵項羽),其結果是劉備死後,蜀漢大權就轉入諸葛亮之手,而諸葛亮又再次黨政一體,最後在諸葛亮死後,劉禪接過政權,也同樣是黨政一體,蜀漢政權終於經不起折騰了,迅速由強轉弱,很快為失敗。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