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孫權的故事大家聽過嗎?
有人說,孫權很幸運,因為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大好江山。父親孫堅打好了基礎,哥哥孫策鑄造了霸業,孫權坐享其成,盡情享受著勝利果實。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孫策為何不把大權傳給自己的兒子呢?
原因有二。
一是兒子年幼。孫策被刺殺身亡時,年僅二十六歲,而他的兒子,史書雖然沒有其年齡的記載,但就算孫策十五歲生娃,他的兒子也不過十一歲而已,這麼小的兒子,能夠應對如此複雜的政治局面嗎?
二是政局複雜。孫策死之前,剛剛得到了江東,人心不服,企圖謀反的,暗度陳倉的,陽奉陰違的,大有人在。孫策年幼的兒子根本不能應對如此複雜的局面,孫策又不願辛苦打拼的基業毀於一旦,於是只能忍痛割愛,將基業傳給了孫權。
孫權接手的,其實是塊燙手山芋。彼時的江東,既有內憂,又有外患。
廬江太守李術公開反叛,宗室廬陵太守孫輔與曹操暗通往來,宗室孫暠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孫翊被害,會稽蓄謀叛亂。
孫權火急火燎,惴惴不安。孫權急需一批忠心耿耿,力挽狂瀾的人。
這個時候,有兩個關鍵人物出現了,一個是張昭,一個是周瑜。張昭替孫權搞定了內部,周瑜替孫權壓制了外部,孫權暫得喘息。
彼時的孫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哪敢有絲毫張揚任性。他對張昭比父親還親,對待周瑜比親哥哥還親,對待下屬比同胞兄弟還親。
孫權主打的是親情牌,而且他還是個煽情高手。
來看下面這則小故事。
這天,孫權請屬下吃飯,酒過三巡之後,孫權讓周泰解下上衣。周泰不解其意,但主公之令,不敢不聽,於是當眾脫掉了上衣。
只見,周泰全身都是傷疤,沒有一處完整的皮膚,孫權淚如雨下,邊哭邊摸著周泰的一道道傷痕,問這是如何受傷的。周泰一一回答。
孫權哭著說:「幼平啊,你就是我的兄弟啊,今生能遇見你,是我上輩子修來的福分。這輩子咱們是兄弟,來生咱們做夫妻!」
眾皆垂淚。
彼時的孫權,愛兵如子,待下屬如同兄弟,整個東吳就像和和睦睦的大家庭一樣。
然而到了後期,孫權當上了皇帝之後,就性格大變了,變得刻薄寡恩,殘暴無度了。
有一次,孫權又和下屬喝酒,孫權提起一大杯酒,一個一個敬酒,每個人都要一口悶。這時候,有個叫虞翻的,天生酒量不行。孫權還沒轉到他這邊時,虞翻就裝醉,直接躺倒在地上。
然而,等孫權過去之後,虞翻突然坐了起來,孫權當時大怒,這不是成心戲弄朕嗎?當時,便拔出劍要砍虞翻,眾人一起拉住這才罷手。
孫權為什麼會性情大變呢?
一是人性使然。
歷數古代那些偉大皇帝,雄才大略如劉徹、李世民、康熙等等,年輕時候再英明神武,再勵精圖治,然而到老的時候,或多或少會變得昏聵,變得保守。
原因就在於俯視一切的地位,絕對的生殺大權,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性情,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誰都希望聽甜言蜜語,誰都討厭忠言逆耳,誰都喜歡縱情享樂,誰都喜歡醉生夢死。
二是繼承人之爭。
孫權長子孫登和次子孫慮不幸早逝,孫權十分痛惜。孫權立了第三子孫合為太子,但四子孫霸十分不服氣,覬覦奪取太子之位。
朝中大臣也逐漸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以陸遜未代表,擁立太子;一派是以步鷙為代表,支持孫霸。
清官難斷家務事,孫權焦頭爛額,性情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