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作為三國的一方獨立諸侯,還是一國皇帝,孫權都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人。孫權手下戰將也是人才濟濟,但卻有一個怪現象,孫權手下好似沒有一個特別出名的謀士參謀。是孫權手下沒有謀略人才還是我們被某種假象所迷惑呢?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帶來歷史小故事,一起看看吧!
江東的事業多次中斷
謀士參謀和武將不同,武將跟著上司衝鋒陷陣,勝利了陞官發財,失敗了更多的可能是命喪沙場,或者是被俘、被追責。不過,這些人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他們要麼是跟著主公從弱到強一步步升上高位,要麼是手裡有兵新主子不得不借用這部分實力,但謀士參謀不同,他們往往是先選擇後行動,也就是看好了這個主公有巨大的升值空間,然後再選擇投奔,如果不被其重用,他們往往會選擇隱居。吳國的事業開始於孫堅,但孫堅在討伐董卓不久後就在和劉表的作戰中陣亡了,整個集團也就分崩離析了。也就是說,孫堅雖然被看做是東吳事業的第一代主人,但他並沒有形成一個較為穩固的集團直接傳承下來。
江東事業真正的奠基者是孫策。孫策從初平二年(195年)經袁術同意獨立帶兵開始,到建安二年(197年)袁術稱帝,這時候他雖然勢力猛增,但名義上還是屬於袁術的屬下。從袁術稱帝,他脫離袁術集團開始,到他被殺(200年),前後只有四個年頭。即便是從他起兵開始,前後六年間也是忙於征戰,因此,招攬的人才也多數為武將,這在時間和精力上也限制了他對謀略型人才的延攬。又因為這時候曹操手中有個漢獻帝劉協,有些人並沒有深入瞭解他從而看好他,如王朗、華歆等人。當然了,孫策還是因為時間太短,所以他的謀略型人才少,不是沒有。
孫策臨終把江東交給弟弟,並說,舉賢任能,使其各自盡心盡力,以便保衛江東,這是孫權的強項。但是,孫權接受的,能夠歸孫氏集團控制的,只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等郡,即便是這樣,孫氏集團和當地的士族人才也沒有真正建立起君臣之間的關係,因此,有些人往往以個人的安危決定去留,也就是還在對孫權進行觀望。另外,江東這個孫氏集團成型較晚,因此他不得不向手裡有皇帝的曹操稱臣,所以,他想在天下招攬人才,也同樣會增加難度。
儘管如此,江東還是有非常優秀的謀略型人才的。如張昭、諸葛瑾、張紘、虞翻等等。
孫權的四任都督都是文武雙全之人
不過,以上四人好像並沒有多少有名的智計給人們以深刻的印象,倒是東吳的四任都督好像都是個頂個的智謀之士。先說周瑜。赤壁之戰前,他對孫權說的一番話,既有政治上的對比,又有雙方軍事上的優劣分析,完全就是一份東吳國的全國抗戰動員令。僅憑這一點,三國有幾個謀士參謀有這般見識!次說魯肅。說起赤壁之戰,東吳當時已經籠罩在投降的煙霧之中,是魯肅先於周瑜給孫權說明了利害關係,那就是東吳人人都可以投降,只有你孫權不能夠投降,然後才有了周瑜一番說辭,堅定了孫權的信心。還有一點,初次見到孫權,魯肅就有一個「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的「榻上對」,人們更是把這一事件和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提並論。再其次說呂蒙。在和關羽爭奪長沙、零陵、桂陽的戰鬥中,兩郡「移書歸服」,零陵誘騙用計,撤退中順手牽羊,等於是白得一郡。尤其是和關羽爭奪江陵之戰,「白衣過江」是獲勝的關鍵,而這一過程更多體現的是智謀。最後說陸遜。夷陵之戰取勝,三國三大戰役佔有其一,但陸遜在當中表現的並不是勇,而是智計。文學作品中把他塑造成白面書生而不是赳赳武夫,看中的也就是這一點。以上幾人,如果他們跟隨的是孫策或者是曹操,恐怕成為謀士參謀會同樣優秀精彩。
赤壁之戰後,孫權變得氣量狹小,也限制了人才的湧現。
既然以上四人作為武將出現,這也不用再說什麼了,那麼,東吳處在謀士參謀之位上的人為什麼不太出彩呢?這應該還是孫權的原因。
孫策去世,這是江東事業的大變局,一些不該出現的矛盾也同時爆發,孫權剛接手時,可以說是內憂外患,日子非常艱難。不過,孫權不但安定了內部,還在哥哥的基礎上讓江東更加的擴張,也不失為一世青年英雄。赤壁之戰,孫權決心抗曹,以弱勝強,這不僅穩固了江東的基業,也促成了三國鼎力局面的形成,也難怪曹操感歎「生子當如孫仲謀」。不過,赤壁之戰的勝利,卻讓孫權變得自大,氣量的狹小又限制了人才的湧現。
比如說張昭,他不僅是魏國的荀彧,還是他孫權的顧命大臣,地位絲毫不遜於蜀漢國的諸葛亮。孫策時期,他把張昭必做自己的管仲,臨死又把弟弟孫權托付給他。有一種說法,孫策有話,說如果孫權不能勝任,江東之事您張昭自己就接過來吧!這和劉備對諸葛亮托付劉禪時說的話幾乎是一模一樣。孫策死後,張昭率領群臣把孫權扶上位,然後對上告訴朝廷,對下發佈通告。孫權哭哭啼啼啥事也不幹,張昭又勸他趕緊出來視事,這才讓江東孫家的舊部有了歸屬感。也就是說,孫權能夠順利接班和穩定江東,張昭功勳卓著,無人能夠替代。就是這樣一個人,只因為赤壁之戰前主張「權迎曹操」,孫權從此棄之如敝履,更有甚者,當說服不了人家的時候,竟然威脅說:「我擔心會失手殺掉你!」張昭在大戰之前固然屬於「投降派」,但有兩點應該注意,一是此時的天下形式和鼎力後各自建國的時候不一樣;二是受到排擠的張昭對孫權仍然是忠心不二。曹操陳兵江北,志在吞吳,張昭考慮力量對比懸殊,確實不如周瑜魯肅,但你孫權本身就是接受人家曹操的封號,又沒有一個明確態度,你讓屬下怎樣想?再說了,後來江東日子過安穩了,你不是又向曹操稱臣了嗎?更重要的是,張昭不一定只是為了自己,恐怕還真是更多的為了你孫權。張昭是徐州人,不管在什麼時候,只要想回到「朝廷」,曹操都會給他一個不錯的待遇,可人家就是不走。這就像張昭自己說的那樣,是你哥哥、母親臨終把你托付給我,不是把我托付給你,我所以有話就說,是要盡臣子的忠心和氣節。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要麼不說話,要說就有十分把握的簡雍才能當上丞相。孫權要治大臣的罪,逼著諸葛瑾表態,他說,我也有罪,因為我平常沒有規勸好了他。只有像諸葛瑾這樣謹慎之人,也才能夠善終吧!反過來,魏文帝曹丕設立座位等待歸來的人(虞翻)只能被流放,為已立太子說兩句公道話的上大將軍、丞相(陸遜)只能是被訓斥氣死。這樣的政治環境,又怎能利於謀略人才的成長?
總起來說,東吳既有謀略型人才又是大將這樣一種特殊狀況的假象,也有後期政治環境不利於人才成長的真相,真真假假,也只能是每個人自己去做出評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