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曹操手下的謀士參謀 司馬懿與楊修誰更厲害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同樣都是曹操手下的謀士參謀 司馬懿與楊修誰更厲害呢

司馬懿與楊修誰更厲害,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三國時期,曹操麾下謀士參謀如雲,除了荀彧等老資格的謀士參謀,新興力量如司馬懿和楊修等也頗受曹操重視,他們為曹操出謀劃策,並為各自的前途籌謀,司馬懿和楊修同樣聰明絕頂,本來楊修佔據絕對優勢,但隨著他們各自的運作,司馬懿逆襲,兩人下場截然不同,楊修的命運令人扼腕,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今天筆者就為大家一一揭曉。

一、同樣出身,並駕齊驅

楊修和司馬懿一樣,都生在名門望族,楊修的父親和司馬懿的父親同朝為官,兩人是同僚。世人都說楊修是絕世神童,說司馬家二公子司馬懿聰穎過人,可見兩人都十分優秀。只是楊修喜歡寫詩作賦與曹操的兒子曹植交好,也就很順利的接近曹操,曹操十分欣賞他的才華。而司馬懿則較為內斂,並沒有什麼好的文章可以拿出手,鑒於名士品藻,曹操又愛才如命便徵召他為官,他因為形勢不明朗,婉拒出仕,直到官渡之戰曹操大勝後,他才同意入朝為官。少年時期,他倆的起跑線是一樣的;青年時期,楊修先步入仕途,勝出司馬懿一大截。

二、正面交鋒,難分高下

曹操平定中原後,便接受來自荊州、東吳等大軍閥的朝賀,在接待荊州使者韓嵩時,司馬懿和楊修有了第一次正面對決。因為曹操也喜好文學,韓嵩朝賀時帶了一本荊州名士編著的《治道集》邀請大家品評。曹操有心讓兩個優秀人才一較高下,便令兩人發表意見。只見楊修翻閱之後,傲然評說書中不過滿滿平平之詞而已,自己幼時便曾熟讀,並願意讓曹操隨意抽出章節背誦。其實楊修是憑借自己一目十行的本事已經背誦下來,無論曹操怎樣考他,他都順利過關,舉坐皆驚歎,韓嵩更是羞得臉紅。接下來,輪到司馬懿了,只見他不慌不忙,對書中某個章句仔細品評,並發表自己對人才的八觀之法,曹操當即令人擬制遵照執行。司馬懿心思縝密,不像楊修喜歡炫耀,席上眾人對兩人都讚賞有加,兩人才華一時難分高下。

三、選定主公,各展報復

當曹操逐漸變老,指定繼承人便成為不可避免的事情。此時最有利的繼承人便是曹植和曹丕,相較之下,曹操似乎對曹植偏愛有加,對資質平平的長子曹丕不甚關注。群臣們也都紛紛站隊,大家都認為曹植勝出的可能性更大,加上有楊修的輔佐,必定能順利繼承大統。而司馬懿則選擇了長子曹丕,他認準那一幫漢室舊臣必遵循舊制,不會廢長立幼,便著力幫曹丕拉攏舊臣,只要曹丕不犯錯,定能成功上位。楊修採取的策略就是依仗曹植的才華投曹操所好,先討得曹操歡心,其他的就好說了,曹操也很吃這一套,對曹植給予厚望。他們兩個施展各自本事,明爭暗鬥著。

四、盡露鋒芒,慘遭不測

曹操攻漢中之時,楊修隨行,長時間久攻不下,讓曹操身心俱疲。一日,曹操吃晚飯時,抓著一塊雞肋仰天長歎,楊修見狀,遂對士兵說曹操不久就要退兵了,這話傳到曹操耳中,曹操十分震驚,楊修竟然琢磨透了自己的心思,這讓曹操甚為不爽。一次,曹操帶曹丕出征,留曹植鎮守鄴城,大家都明白,這是曹操囑意曹植,欲立為世子。曹植便和楊修等人喝酒作賦慶祝,曹植醉酒後竟駕車擅闖司馬門隨意馳騁,曹操得知後震怒,以教導不利之名殺掉楊修。反觀司馬懿和曹丕,雖然沒有大的作為,但一直本本分分,招賢納才,精心完成自己交代的事情,未出任何紕漏。曹操終於意識到放縱的曹植不能擔當大任,只有本分正經的曹丕才能繼承大統,這就是司馬懿等待楊修和曹植得意忘形時犯錯,以此給曹丕爭取到機會,讓曹操對自己的長子重新審視。

五、隱忍內斂,王佐之才

楊修被殺以後,曹植心灰意冷,整日縱酒取樂,不思進取,曹操得知後,徹底放棄了曹植,立曹丕為世子。就這樣曹丕順利繼位,司馬懿也成了有功之臣,司馬懿憑借對形勢的精準判斷和隱忍內斂的作風,一直勸誡曹丕要不驕不躁,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做好分內之事,同時廣結朝中眾臣,在他們的幫助下,終於助曹丕登上帝位。

縱觀司馬懿和楊修,同樣都是王佐之才,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一個懂得內斂鋒芒,楊修的一生短暫,而司馬懿則輔佐四代曹氏君主。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