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相對混亂的時代,但同時也是一個能人輩出的時代,所謂亂世出英雄,三國可謂很好地驗證了這句話。英雄人物各有千秋,往往讓眾人將目光聚集於他們的鬥智鬥勇的能力上面。然而,三國中不只有聰明人,還有愚蠢不堪之人。
提及此處,劉禪必定上榜,鮮有人知的是,孫權之孫的愚蠢較劉禪不相上下。
孫權之孫乃是孫皓,是廢太子孫和的兒子。孫皓從小備受孫權寵愛,孫權甚至為他起名為"彭祖",希望他聰穎長壽。
然而,二宮之爭中,太子孫和敗下陣來,遭到廢黜,且被賜死,勝出的孫亮繼位。孫亮既與孫和有嫌隙,那麼孫皓的日子定然不會太好過。然而,孫亮急於誅殺權臣,但是由於羽翼未豐,反被廢除。繼位的第三任東吳帝王孫休仁愛寬厚,將孫皓封為武成侯,並為他迎娶大臣之女。
至此,孫皓的地位才有了上升。其後僅六年,孫休就因病去世,孫皓被舉薦為帝王,開始了近二十年的帝王生涯。
按理說,能備受孫權喜愛,又能被臣子舉薦的孫皓,應該並非愚鈍之人,但現實並非如此。劉禪雖然愚鈍,但能廣開言路,使能者在其位謀其政,孫皓看似聰明,但他的很多行為都是在自掘墳墓。相較之下,孫皓之蠢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那麼,孫皓做的哪些事可以看出其愚蠢呢?
生殺予奪,全憑個人喜好,又愛聽信讒言,導致群臣苦不堪言,身居高位者多是阿諛奉承無實才之人。孫休本有兒子,但孫皓作為侄子卻能上位,這不僅有賴於當時的局勢,還多虧了三位大臣。
孫休去世時,恰逢蜀漢剛剛滅亡,而交趾也發生叛亂。當時手握重權的是丞相濮陽興與左將軍張布,他們傾向於立年紀稍長的人為帝。左典軍萬彧因為與孫皓私交甚好,便向兩位大臣舉薦孫皓,使得孫皓能夠稱帝。
孫皓稱帝不久,萬彧就譖毀兩位大臣,說他們懊悔立孫皓為帝。孫皓信以為真,將二人流放,後來又追殺二人,誅殺他們三族。萬彧雖然後來官至右丞相,但他憑自己與帝王交好,多次勸諫,後來還意圖廢帝,最終也被逼自殺。
孫皓自己的言行難以服眾,無帝王風範,又愛聽信讒言,最終東吳後期朝堂之上幾乎無人可用。西晉大軍已至,所到之處幾乎兵不血刃就可獲勝。然而此時,朝中數百位大臣要求處置岑昏。岑昏此人確實是佞臣,他憑借阿諛奉承位列九卿,當誅。
但是,群臣要求處死岑昏卻是另有私心,所為的只是洩私憤。大敵當前,群臣不思拒敵之策,反而如此行事,令人感歎。有此事在前,無怪乎有作戰前夜所有人悉數逃走這種事了。
孫皓的愚蠢還在於其過於迷信,遷都、皇后廢立等事宜居然全部憑占卜決定,令人匪夷所思。孫皓之所以如此迷信,可能源於他未稱帝前的一件事。孫皓在被孫休封侯後,開始前往自己的封地,途遇一西湖居民,給他看相,說他前途不可限量。後來,孫皓果然稱帝,這讓孫皓對占卜算卦一事極為信任。孫皓聽說荊州的王氣會對建安宮不利,於是遷都到了武昌。不久之後,永安山賊施但聚眾暴動,聚集萬人,直逼原都城建業。孫皓由此認為,遷都之舉果然明智,緊接著下令讓幾百人鳴鼓進建業,殺掉施但家人。孫皓認為這是以荊州的王氣破了揚州賊人。
除此之外,孫皓還曾聽說有鳳凰雲集而將年號改為鳳凰,因為水中有刻有"皇帝"字樣的石頭而大赦。說來可笑,孫皓為人暴虐,殺人寵人全憑喜好,但是,他雖然不喜歡皇后,卻遲遲不敢廢,這僅僅是因為熟知天文曆法的太史說廢皇后不好。孫皓因迷信而影響國家大事,東吳不亡才令人稱奇。
除上述兩點外,孫皓還喜好大興土木,還喜好女色。孫皓曾建立昭明宮,昭明宮大約五百丈,極盡奢華,以珠玉為飾,花費要以億萬計算。建造此宮殿時,孫皓讓兩千石以下的官員全去監督伐木,引得官員哀聲哉道。
孫皓對妃子的寵愛也令人詫異,孫皓愛妃竟然派人去市場上掠奪百姓的財物,此事已經極為不妥。事發後,司市中郎將陳聲將人繩之以法,然而,孫皓寵妃卻在孫皓面前搬弄是非,最終陳聲反被殺害。一代帝王竟然如此昏庸無道。
雖然在東吳被覆滅時,孫皓悔不當初,寫下《遺群臣書》來歷數自己種種罪行,表示悔過。然而,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東吳幾代人攢下的基業終是毀於一旦。孫皓本人並不駑鈍,繼位時局勢也算尚可,但他一手好牌最終打爛,以"愚蠢"二字評價孫皓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