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責任歸咎於後主劉禪,認為是他的昏庸無能,奢侈腐敗導致了蜀國政權的覆滅。但是實際是這樣嗎,蜀國當時只有百萬人口,面對擁有四百萬人口的曹魏,諸葛亮和他的繼承者姜維卻連年征戰,在數十年裡發起了大小百場戰役。可以說蜀國一直在以弱攻強,而魏國坐以待勞,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儘管把孔明的智慧描述的淋漓盡致,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那麼劉禪真的軟弱無用嗎?他的形象軟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樂不思蜀」這個故事,在蜀國滅亡後司馬昭在招待劉禪的晚宴上,司馬昭問劉禪是否想念故鄉,但是劉禪看著桌子前的舞女很開心的答道「這裡這麼好,不思念家鄉了。」這是劉禪昏庸的一面嗎,如果劉禪回答他想念,那麼司馬昭說不定會認為他還有著復辟之心
諸葛亮忠心,他的後人就一定和他一樣忠心嗎?答案顯然是不能確定的。阿斗明白這一點,所以在諸葛亮臨終前使人問了一個問題:「丞相百年之後,子孫當如何自處之?」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可以看出諸葛亮是如何安排自己後人的。諸葛亮的回答是:「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
聽到了這個回答,劉禪算是放心了,他知道諸葛家沒有野心,於是還是給諸葛瞻封了很大的官,後來晉國入侵,諸葛瞻戰死錦竹,諸葛一家也算是滿門忠烈了。雖然劉禪是一個通情達理,知道中庸之道的君主,但依然改變不了蜀國勢力弱小的事實,最後安安心心的做一個王公貴族,也算是最好的結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