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劉備和曹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劉備和曹操算是三國裡性格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了,後人對他們的評價分化也是很嚴重。劉備雖說以仁義著稱,但是表現出來的姿態卻比較軟弱,而且存在感不高,曹操文武雙全但是殺戮成性,也討不到什麼好處,不過總體來說曹操的優點應該還是更多。看似曹操奸詐,其實劉備用人疑心更多,把很多能人招來只給個名號卻不給實權,這一手也是深藏其中。
盤點漢末三國歷史上,最憋屈的著名將領,大約要當屬馬超,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馬超,字孟起,是西涼割據軍閥馬騰之子。他驍勇善戰,在西涼有「健勇」之稱;他謀略過人,潼關之戰時,讓曹操後怕不已。可是他投靠劉備之後,雖然迫降劉璋,立下了取成都的功勞,也獲得了很高的職位,卻一直沒能得到重用,幾乎再也沒有,再在戰場上展現自己的風采,於是四十七歲,便因「常懷憂懼」,鬱鬱而終了。
也就是說,馬超在劉備麾下時候,官職雖高,卻並無實權,劉備僅是借用他的名聲,招攬賢才前來投奔,卻不用他的能力。說到此處,瞭解馬超真實形象的人,可能會說馬超咎由自取;受演義影響較深的人,則會為馬超鳴不平。其實,像馬超這樣,在劉備麾下身居高位,卻沒有實權的現象,並非個例,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也有著同樣的遭遇。這個人是誰呢?
說到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他的名字叫許靖,字文休,是汝南人氏。不過他的堂弟,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他的堂弟名叫許劭,是漢末著名的評論家,當初曹操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語,就是出自許劭之口。而許靖與許劭一樣,都才華橫溢,且有知人之明。《三國誌》記載:「許靖字文休,汝南平輿人。少與從弟劭俱知名。」
董卓把持朝政的時候,他和周瑟共同治理吏部,並舉薦了荀爽、韓融、陳紀等公卿,以及張邈、孔胄(zhou)、韓馥、劉岱等,後來聚義討伐董卓的地方官員。並因舉薦有功,先被封為巴東太守,後任御史中丞。然而,當討董聯盟形成之後,周瑟被殺,他開始害怕,並逃離京師,先後投奔過幾個由自己舉薦的諸侯,最後來了益州避難。
在那個時代,哪怕是落魄的名士,也有巨大的影響力,於是他不管走到哪裡,都能受到款待。只不過他的人品,與他的名聲並不相符——入川之戰的時候,劉備包圍了成都,他想翻城而出,向劉備請降,結果事情敗露,被抓了回去。當時成都城內人心惶惶,劉璋也沒心情處置他,不過劉備聽此事之後,卻對他鄙夷不已,在劉璋投降之後,堅決不用此人。
《三國誌·法正傳》記載:「十九年,進圍成都,璋蜀郡太守許靖將逾城降,事覺,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誅靖。璋即稽服,先主以薄靖不用也。」這個時候,法正勸說劉備道:「許靖雖然有名無實,但是沒有本事,卻能混成名士,並揚名天下的人,也就許靖一個。我們現在還在創業階段,需要吸引大量的人才,而許靖名場四海,正好是一個活招牌。如果不厚待他,天下人會以為你不敬重賢才。」
劉備聽完法正之言後,雖然依舊看不起許靖,卻還是讓他擔任了左將軍長史,在稱漢中王后,將他拜為了太傅,職位還是諸葛亮之上。另外,《三國誌》中提到:「丞相諸葛亮皆為之拜」,這倒不是因為地位的差別,而是因為許靖雖人品不行,卻也並非真的有名無實,他的才學很好,到了晚年還能教導後生,清談不倦,諸葛亮拜的是他的才學,以及他為蜀漢培養人才的行為。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劉備入蜀之後,諸葛亮的地位,並非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另外,劉備「只用其名,不用其能」的人,也不只馬超一個,人們在這兩件事情上,出現誤區時,都忽略了許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