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這麼厲害,為何曹操卻看不上他?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三國時期談論到那個謀士參謀,最令人難以忘懷的,那麼非諸葛亮莫屬了,他幫助劉備從一無所有到創下了蜀漢的一份基業,可謂是料事如神,如此厲害那麼為何「唯才是舉」的曹操,卻看不上他呢?
曹魏的實力在魏蜀吳三國中無疑是最強的。當初曹操發佈了《求賢令》,這表明曹操一直想要天下人為自己效力,同時他「唯才是舉」,這樣一來曹魏的謀士參謀和武將不斷的增多。出現了郭嘉、荀彧、司馬懿等等。這些人都是曹操手下厲害的人物。
與曹操相比,劉備就要差很多了。不過在劉備手中的謀士參謀和武將也不在少數。蜀漢雖然實力有些弱,不過在很多方面蜀漢依然是強大的,比如說蜀漢出現了「神」一般的謀士參謀——諸葛亮。沒有此人,恐怕蜀漢根本建立不了。
正是有諸葛亮的輔佐,劉備才能夠在赤壁之戰中一舉獲勝,形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後人們對曹操的評價有很多爭議,不過大部分人都是認為曹操是「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曹操一直是雄才大略的,可惜到他死也沒有看到曹魏一統天下。
曹操推出了唯才是舉,那麼為什麼曹操作為一個優秀的君主,可他偏偏看不上諸葛亮的才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諸葛亮在整個三國時期都是非常厲害的,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能力簡直是達到了「神」一樣。
在正史三國誌中,諸葛亮的評價就是非常客觀的了。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仍然是很厲害的,雖然沒有三國演義中那樣的出神入化,但是在陳壽的眼中,諸葛亮仍然是難得的謀士參謀。
諸葛亮幼年時父親諸葛珪就去世了,跟隨叔父諸葛玄。諸葛玄曾在袁術手下做官,後來投奔了劉表。諸葛玄死後,諸葛亮便隱居起來,耕種田地,他身高八尺,喜好吟誦《梁父吟》。他常常自比管仲,樂毅,而當時的人都不這樣認為,只有少數的有識之士才知道他真的有這樣的才能。劉備屯兵新野的時候,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劉備於是到隆中見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見到。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諸葛亮最終加入了劉備的軍事集團,在回答劉備的詢問時,他總結歷史,預測形勢,向劉備提出了一個轉弱為強的戰略,也就是《隆中對》。
當時,曹操率軍南征,劉表就不得不倚重劉備防守新野,但劉備的軍隊只有幾千人,根本擋不住曹軍的進攻。劉備為這事很發愁。諸葛亮出山後,解決了這個難題。諸葛亮對劉備說:「其實荊州地區的人口並不少,就是有好多人沒有登記戶籍,如果只按戶籍徵兵,在籍的人不多。」他建議清查沒有登記戶籍的游戶,讓所有的游戶都來登記,根據登記來徵兵,就可以解決兵源的不足。經過了登記徵兵,劉備的軍隊一下子增加到了幾萬人。
劉表的長子劉琦也十分看重諸葛亮,劉表不喜歡劉琦,這讓劉琦很惶恐,他多次向諸葛亮求救,都被諸葛亮拒絕了。劉琦就想了個辦法,他請諸葛亮到家中後園遊玩,登上一座高樓,宴飲的時候,讓人撤去了梯子,然後對諸葛亮說:「現在你我上不至天,下不至地,您說出的話只有我一個人能聽到,現在能教我了嗎?」諸葛亮回答道:「公子不見晉國公子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生嗎?」一下點醒了劉琦,找了個機會離開了荊州治所,避開了災難。
後來,曹操佔據荊州後,發兵攻襲劉備,劉備逃到夏口。諸葛亮就對劉備說:「如今形勢緊迫,我願意親自去江東,向孫權求救。」於是諸葛亮就去了江東,針對孫權觀望不決的態度分析形勢,智激孫權。諸葛亮說:「現在曹操已經統一了北方,又攻破了荊州,提兵朝江東而來。孫將軍考慮一下自己的力量,如果能夠對抗曹操,就應該馬上和他斷絕關係;如果不能對敵,應趁早投降。現在孫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心卻猶豫不決,緊急關頭卻做不出決斷,恐大禍就要臨頭。」孫權聽後很不高興,臉色大變,譏諷說:「照你來說,劉備為什麼不投降呢?諸葛亮趁機接著話茬說:「劉將軍是大漢王室的後代,英才蓋世,天下人仰慕他就好像江河歸大海一樣。如果事業不成,只是天意,劉將軍怎麼能夠跪拜在曹操腳下呢?諸葛亮這一席話既是刺激孫權,同時又是警告他不能屈抑劉備。要聯合必須是平等的聯合,共同對抗曹操,就要承認劉備是荊州的主人。諸葛亮最後分析敵,我,友三方的實力,指出……成敗的機會,就在於今日。孫權對他的這番精闢分析深表贊同,大悅,於是便撥精兵3萬,任命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領軍隊和劉備會師,共同抗擊曹操。」
建安十六年,劉備應劉璋的邀請,帶兵進駐益州,留下諸葛亮和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在葭萌關和劉璋開戰時,諸葛亮和大將張飛,趙雲等人率兵渡江,佔領了很多郡縣,然後和劉備會師,共圍成都,逼迫劉璋投降。平定成都後,諸葛亮被封為軍師將軍,劉備外出征戰時,總是留下諸葛亮鎮守成都,而諸葛亮總是能為劉備提供充足的糧食和軍備。
章武三年,劉備在永安病危,臨終前托孤給了諸葛亮和李嚴。劉備死後,劉禪繼位,封他為武鄉侯。蜀國政事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由諸葛亮一人裁決。諸葛亮治理蜀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東吳重新結盟,解除了後顧之憂。之後,諸葛亮率兵南征,平定了西南的叛亂;七擒七縱孟獲,使其真心降服,平叛了南中的叛亂。平定了南中以後,又經過了幾年的休整,蜀國很富饒,諸葛亮就將治國重點放在了軍事上,為北伐中原做準備。建興五年,諸葛亮駐軍漢中,揮軍北上,臨行前上表後主,也就是名篇《出師表》……諸葛亮的一生中最突出的品質就是他的這種獻身精神以及忠貞的氣節。
而曹操之所以看不上他的原因有兩種:
一,縱觀曹操的求才史,你就會發現,曹操手下的幹將,無論介紹來的,應聘來的,或是俘虜來的,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別人投奔他。你想讓曹操,低下頭去求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二,曹操手底下能人眾多,不缺諸葛亮一個,當時曹操的身邊已經有了許多有名的謀士參謀,郭嘉、程昱、賈栩、荀彧、荀攸五大謀士參謀都很厲害,特別是郭嘉等許多人都認為他們的才華是不輸諸葛亮的。既然如此曹操也就不必大費周章去招募一個自己不太放心的軍師了。而其實,這也是曹操的聰明之處,雖然自己愛惜才人,但又生性多疑,所以「疑人不用」恰好平衡了他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