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這麼擅長火攻之計,但為何沒能燒出蜀漢的未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這麼擅長火攻之計,但為何沒能燒出蜀漢的未來??

《三國演義》裡面對於戰爭場面的描述是非常的細緻生動,讓人如臨其境,驚心動魄。兩軍交戰,對於雙方主帥的刻畫自然是重中之重,比如曹操打仗,給人的感覺就是對於雙方心理上的較量把握得非常到位,再比如射老虎的孫權,打起仗來就是各種天時地利都齊了,但是還是忍不住要送,前前後後加起來送了有小十萬江東兒男吧。不過今天要說的這個人是三國人物裡面熱度排名第二的人,有人專門統計過《三國演義》中人物姓名出現的次數,劉備第一,諸葛亮第二。所以今天三國網就來聊聊諸葛亮打仗的風格。

諸葛亮自隆中出山,到最後五丈原的秋風送走他,一生以匡扶漢室為信念,鞠躬盡瘁。劉備在他的輔助之下一路開疆擴土建立蜀漢政權,而更多的人感受到的是諸葛亮似乎是憑一己之力幫助劉備拉開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諸葛亮參與的戰役中,各種各樣的招式他都用過,但是我們仔細歸納下,發現他對於火的運用是很到位的,可以說蜀漢基業就是他一把一把燒出來的。

建安六年,曹操在官渡大獲全勝,決定回頭處理來自南方的威脅。劉備被打敗,隨即跑路到荊州投靠劉表,作為同宗,劉表還是很賞識劉備的,劉備被委任守衛荊州北面。曹操此時意氣風發,一鼓作氣北上徹底清除袁家勢力。劉表看準機會派遣劉備出兵北伐,一路打上去都快達到許昌了。曹操意識到中原地區已受到威脅,於是派遣夏侯惇、於禁反擊。雙方在博望坡對峙。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是諸葛亮出山第一仗,自然想打得漂亮。不過年紀輕輕又是初來乍到沒有什麼威信,像關羽、張飛這種老革命自然輕視諸葛亮。但是老大哥發話了,兩小弟也得聽,他們內心可是還等著看孔明的笑話。這一仗孔明先以老弱殘兵誘敵深入,待到曹軍進入密林深處,又遣部隊潛入曹軍後方焚燒物資。曹軍主要部隊處於樹木交雜之處,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傷亡慘重。孔明則是見好就收,選擇退兵。這一仗後中原南部數年沒有發生戰爭,劉備獲得了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

夏侯惇敗退,曹操得知自然忿忿不平,隨即親自領兵來處理劉備。劉備自然是硬剛不過的,便放棄新野逃到樊城。曹仁的前鋒部隊來到新野,見城門大開心頭歡喜,先住進城裡再說。午夜時分,突然燃起大火,曹軍無比驚慌奪路而逃,自相踐踏死傷無數。趙雲此時又率軍來戰,曹軍哪裡肯回首迎敵,最終大敗而歸。這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二把。

赤壁之戰可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戰役之一,這也是中華歷史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曹軍號稱八十萬軍隊南下,實際上大概二十來萬,而孫劉聯軍僅有五萬餘人左右。兵力如此懸殊,諸葛亮與周瑜共同提出使用火攻之術。於是有了黃蓋詐降,拉了幾船易燃易爆品開到曹操水軍營地。可能曹操只記得那天的東南風很急,火也很烈,幾十萬大軍頃刻間灰飛煙滅。這把火燒走了曹操,孫劉平分荊州,三足鼎立初現。

蜀後主建興三年,南方有個孟獲不安分,於是諸葛亮七進七出孟獲平定南方。哦,錯了,七進七出應該是趙子龍在長阪坡的事情。諸葛亮是七擒七縱孟獲,諸葛亮深知一個道理,那就是武力的統一並不是真正的統一,兵法家攻心為上,只有真正心裡服了,事情才好解決。光是打別人,保不準哪天他皮又會癢,治標不治本。

孟獲有支籐甲兵,刀槍不入非常堅挺。孔明一時間還不知道怎麼應對,不過已經深入調查,發現他們所穿的籐甲是經過油反覆浸泡曬乾所形成之後,孔明計上心頭。同樣是誘敵深入放火燒之,這老油配籐條,燒起來噗呲噗呲的響。一個個被火燒之人異常痛苦,看得孔明都心痛,心裡默念,火攻之術過於殘忍,以後用多了都會折壽,最多再用一次。

這最後一把火在上方谷,這是孔明第六次出祁山,此時東吳也在向魏國的合肥地區進發。司馬懿熟知老對手孔明的厲害,一直堅守不出。雙方在渭南相持不下,由於蜀軍作為進攻方曠日持久於自己不利,於是安排魏延將司馬懿等人引入了上方谷,隨即點燃事先準備的火藥硫磺,眼看司馬懿等就要葬身火海,此時卻天降大雨將火撲滅。司馬懿也僥倖逃脫,諸葛亮看到此情此景不由搖頭歎息:「人算不如天算。」本就積勞成疾的他,再加上天意的打擊,不久便在五丈原去世。

諸葛亮自入蜀後,時刻不忘克復中原,無奈蜀地積弱已久,而他自己大小事情又必親自處理分身乏術。多次北伐過程中多以後勤不到位而失敗,其實劉禪雖說不是多麼精明的君主,但是也絕對不傻,也曾勸說諸葛亮暫停北伐,但是諸葛亮受先主知遇之恩,不敢懈怠。實際上,在騎兵已經正式走上戰爭舞台的三國時期,蜀漢地區並無大規模馬匹產出,就算蜀軍到了一馬平川的中原,面對曹魏彪悍的騎兵也沒有什麼辦法取勝。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