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割發代首,無人再敢違犯法令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割發代首,無人再敢違犯法令

建安三年,曹操在第二次西征張繡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割發代首」的故事,後被傳為歷史佳話。但這故事的來龍去脈,卻必須追尋到第一次西征。卻說曹操於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挾皇帝遷都之後,為解決糧食問題,接著便下令在許下(即許都附近)電田。電田當年,光許城就收得一百萬斛公糧(當時一斛合十斗)。曹操見糧食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便開始討伐不服從他的一些豪強其中張繡(董卓的舊部將領)離許都最近,威脅也最大。張繡與荊州劉表結成聯軍,不僅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為不滿,還揚言要打進許都,劫走漢獻帝劉協。

曹操聞報大怒,便把開始征討的第一個目標指向張繡。公元197年1月,兩軍會戰於洧水(今河南白河,漢水分支)。張繡先是投降,後又因曹操霸佔他的嬸母怒而反叛,偷襲曹營,曹操大敗。曹操總結這次失敗的原因時認識到,除了自身之外,其中還有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軍紀鬆弛,不堪一擊。由此。他開始整頓軍紀,先後頒布了各種軍令、戰令、對行軍、作戰、紮營等都作了具體規定,且宣佈全軍上下,不論什麼人,只要違反了紀律,都要受到懲罰。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曹操開始對張繡進行第二次征伐。時正值割麥季節,為嚴明軍紀,曹操一開始就下令軍隊將士:「凡踐踏麥田者一律斬首!」當他看到在經過一片麥地時,將士們個個都小心謹慎,生怕踏倒一棵麥苗,心中十分高興。不料正在高興之時,一隻受驚的斑鳩從麥中飛出,撲撞在曹操的戰馬身上,戰馬受驚,蹭地竄入麥田,蹭倒了一片麥子。

曹操飛步上前,勒住馬韁,下令全軍停止前進。然後,他把主管軍法條例的官叫來問道:「按照規定應該給我定什麼罪呢?」這位官員說:「您是一軍之首,還要統帥全軍,知道錯就行了,不能定罪。」曹操說:「法律是我制定的,我怎麼能破壞呢?」他略沉思了一下又說:「我犯了法,本應同等治罪,但念我是主帥,還要統兵征戰,又不能處死,怎麼辦呢?」說著,他便拔出劍來,割下了自己的一把頭髮,傳令全軍:「我犯了罪,理應斬首;但還要統兵現在就以割發代首吧!」

曹操割發代首的事傳開後,全軍上下無不震驚,誰還敢再違犯法令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