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版《出師表》:諸葛恪學習諸葛亮北伐曹魏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東吳版《出師表》:諸葛恪學習諸葛亮北伐曹魏

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為官,是一位很重要的政治人物,而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則是一位英才,自小就能言善辯,深得孫權賞識,長大後也很有出息,在政治和軍事上頗有建樹,尤其是孫權臨終前,向諸葛恪托孤,委託他輔佐少主,其地位與其叔父諸葛亮相比,也差不了多遠。

諸葛恪接過大任的當年,就遇上魏國司馬師大舉攻打東吳,這給了諸葛恪一個建功立業、在東吳樹立威信的大好機會。當時魏國兵力集中攻打東興。諸葛恪親率大軍前往東興迎敵,由於東吳前鋒丁奉善於抓住時機,在大雪天出其不意襲擊魏軍,魏國潰退,東吳取得全面勝利。此役的勝利,導致諸葛恪對形勢做了誤判,他以為北伐的機會到了,於是決定出兵討伐魏國。當時,清醒的人還是不少,他們都紛紛勸諸葛恪見好就收,不要輕舉妄動,志得意滿的諸葛恪此時哪裡聽得進去,為了說服眾人,他也模仿他的叔叔諸葛亮,寫了一篇文章,陳述北伐的理由,也算是一份《出師表》吧。

這篇文章其實還是滿有見地的,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如此。諸葛恪首先從政權的排他性來闡述北伐的合法性,「天無二日,地無二王」,東吳和魏國是不可能並存的,而這必須二選其一,因此北伐是為爭政權的合法性使然。接著論述了北伐的緊迫性,諸葛恪認為,魏國比歷史上的秦國要強大得多,秦國只是天下諸侯之一,而魏國佔據了大半個地圖,吳國和蜀國還不到當年六國的一半,「以吳與蜀比古六國,不能半之。」如果東吳不先動手,早點除掉魏國這個威脅,恐怕日後會被魏國滅掉。該文又從人力結構上論述北伐的可行性。諸葛恪認為,早在曹操時代的北方士兵,如今都已經變老,而新一代都還沒有成長起來,戰鬥力很弱,「但以操時兵眾,於今適盡,爾後生者未悉長大,正式賊衰少未盛之時」,也就是說,戰鬥力還沒有成熟。如果等幾十年後,魏國的青壯年多起來,那時候就不好辦了。從這點可見魏國和東吳的人口,在年齡結構上有很大差異,當時的東吳正處於青壯年全盛時期,而魏國正處於人口老齡化,孩童又未成長的時期。

諸葛恪還提到了他叔父的《出師表》,表示讀後很感動。諸葛恪的《出師表》雖然說得條條是道,但理想豐滿,現實骨感,諸葛恪大舉北伐的時候,才意識到魏國是一個巨人,面對敵人廣袤的地盤,林立的戰略要點,東吳那點有限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全面鋪開攻勢,小個子打巨人,完全不知道從哪裡入手。

束手無策的諸葛恪聽從部下的建議,選定魏國的新城作為戰略突破口,集中兵力發起猛烈的攻勢,偏偏新城的守將是個耐戰的主,跟東吳大軍耗上了,連續幾個月的攻守,東吳方面毫無進展,在損失殆盡的同時,又碰上惡劣的天氣,最後只好撤軍。巨大的魏國,只用其中一個據點就將壯志昂揚的東吳北伐軍給廢了。

北伐的失敗,給諸葛恪帶來了政治危機,東吳國內的反對派聯合起來,殺害了諸葛恪。諸葛恪的北伐成了一個教訓,當初的熱血被殘酷的政治清洗沖刷無餘。

相反,諸葛恪叔父諸葛亮的北伐,雖然也沒有成功,但是至少能全師而退,進則有所殺傷斬獲,自己損傷也沒那麼難看,退則沒有政治危機,這其實也說明了諸葛亮在政治和軍事方面確實是老手,軍事上不至於大不利,即算是不利,也不至於搖動民心。當然,這也和蜀國險要的地理形勢和特殊的政治結構有關係。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