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荀彧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曹操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和他重視人才有關。曹操注意延攬各方人才,推行「唯才是舉」的政策,手下很快就聚集了一批優秀的謀臣猛將。在眾多謀士參謀中,以荀彧、郭嘉的能力最強,特別是荀彧,曹操甚至稱讚他是「吾之子房」(子房指張良)。可是在212年,荀彧卻負毒自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荀彧字文若,出身士族名門穎川荀氏,家族中人才輩出,都在朝中擔任高官。少年時期的荀彧時就已經很出名了,南陽名士何顒見到荀彧後,讚歎道:「王佐才也!」 189年,荀彧被推舉為孝廉,可這時候董卓亂政,於是他棄官回鄉。後來「冀州牧同郡韓馥遣騎迎之」,荀彧帶領宗族遷往冀州。
之後袁紹奪取了冀州,他早就聽說過荀彧的大名,「待彧以上賓之禮」,「彧弟諶及同郡辛評、郭圖,皆為紹所任」。當時的袁紹如日中天,正處在迅速發展的時期,可荀彧卻離開了袁紹,投靠勢力還十分微弱的曹操。曹操得到這樣一位謀士參謀,自然非常高興,當即任命荀彧為司馬,從此兩人開始了長達22年的合作。
190年,曹操率軍攻打徐州時,呂布趁機偷襲兗州,形勢非常危機。此時擔任留守的荀彧勸退豫州刺史郭貢,「又與程昱計,使說范、東阿,卒全三城,以待太祖」。如果沒有荀彧,曹操可能無家可歸了。陶謙死後,曹操想攻打徐州,荀彧獻策,「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奪回兗州,擊敗呂布。
曹操採納了荀彧的建議,很快在兗州站穩了腳跟,但他仍然不具備爭奪天下的資本。此時荀彧再度獻策,「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於是就有了「奉迎天子都許」,也就是後世所說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劉協加封曹操為大將軍,「進彧為漢侍中,守尚書令」。
荀彧為曹操效力22年,其中擔任尚書令十多年,一直負責處理軍國事務,期間獻出了不少計策,幫助曹操統一北方。特別是官渡之戰中,坐鎮後方的荀彧獻計獻策,事後曹操說荀彧「建此三策,以亡為存,以禍為福,以謀殊功異。」曹操盛讚荀彧的功勞,甚至說「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每當曹操出征時,負責留守後方的必定是荀彧,兩人的關係非常好,曹操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荀彧的兒子。可是到了212年,曹操在南征孫權時,要荀彧前來慰勞軍隊,卻趁機免去了他尚書令的職務,將其留在軍中。213年,荀彧死於徐州,時年50歲。關於荀彧的死因有兩種說法,其一憂憤而死,其二負毒自盡。
不管是哪種死法,荀彧之死都和曹操有直接關係!那麼荀彧為何會有這樣的結局呢?其實原因並不複雜,荀彧出身士族名門,世代效力東漢朝廷,有很濃厚的漢室情節,他之所以脫離袁紹,就是因為袁紹有不軌的打算。荀彧希望和曹操能夠重振漢室,恢復東漢的統治,但是曹操卻選擇了另一條路。
212年,董昭等人提議曹操「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並把這件事告訴了荀彧。結果荀彧堅決反對,他明白曹操正打算一步步謀奪漢朝的江山。曹操聞訊後非常生氣,借南征的機會,免去荀彧留守的職務。荀彧陷入矛盾之中,為保住漢臣的名節,他只有選擇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