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操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欲成就一等一事業,必得一等人才。在烽煙盡處的亂世,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說到底不過是人才之間的競爭。但對怎樣招攬人才,那真是「魚有魚道,蝦有蝦撤」,而曹操有曹操的路。
一、有時候,能捐隙棄怨。
曹操征討南陽張繡,「北地槍王」張繡降而復叛,殺害了曹操的一子一侄和一良將。但是當張繡再次投降的時候,曹操仍棄仇錄用,且與之結成兒女親家。
再如官渡之戰前,陳琳為袁紹作檄辱罵曹操是「贅閹遺丑」。當時出身於閹豎之家,最為人所不齒,亦是曹操最忌諱的。可是當袁紹失敗,曹操獲得了陳琳,仍「愛其才而不咎」。
這是曹操的氣度和胸懷。
二、有時候,能把忠君、孝順及忠義放在首位。
曹操南下征討荊州,劉琮率眾迎降。而他的大將文聘恥於不能為故君劉表保全荊州,不肯出降。直到曹操大軍渡過漢水,文聘才開始前往投降,仍唏噓不已。曹操為之悵然:「卿真忠臣也」。曹操厚待文聘,讓其仍帶兵。
再如曹操作兗州牧時,張邈叛變曹操,劫持了曹操部下畢諶的母親。曹操讓畢諶去張邈處,畢諶叩頭離去。後來曹操捕獲了畢諶,眾人都覺得畢諶必死無疑。但曹操說:「夫人孝於其親,豈不亦忠於君乎?吾所求也」。曹操仍讓畢諶作魯相。
這是曹操的遠見卓識。
三、不隱瞞臣僚的密謀奇策,不輕易殺害難駕馭的雄才。
荀彧、程昱為曹操出謀劃策,人所不知,曹操一一表明之,絕不據為己有。這足以令做到士為知己者死。
就是劉備被呂布所襲取,逃奔曹操處。程昱以為劉備有雄才,力勸曹操殺掉劉備。曹操說:「今收英雄時,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
這是曹操的開誠佈公。
四、放手起用降將及出身卑微的人。
曹操的部下文臣武將,有不少是投降過來的。他們原來所奔非明主,曹操能重用。他們自然感恩戴德,樂於為曹操效命。
《三國誌 武帝紀》說曹操「知人善察,難炫以偽,拔於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著名將領;其餘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是以創造大業,文武並施」。
這是曹操的不拘一格。
五、能體諒部屬的錯誤。
任何君主不可能讓所有部屬在任何情況下都忠於自己。人都趨利避害。
曹操在官渡大敗袁紹後,收穫了不少袁紹書信,其中就有很多許都和自己軍中的書信,曹操都一起燒掉了。曹操說:「當時袁紹非常強大,我都尚且不保,更何況眾人呢?」曹操這種做法,顯然是傚法劉秀「令反側子自安」的故智。
這是曹操的寬以待人。
六、能鼓勵臣下提反面意見。
只要肯進諫,不管對與不對,曹操都接受,以此鼓勵臣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曹操北征烏桓三郡時,諸將都說,現在深入北方征討,劉備一定會勸說劉表偷襲大後方許都,到那時就來不及挽救了。等到曹操取勝歸來,對以上諫阻自己的諸將,曹操不但不加以訓斥,反而給予厚賞。與袁紹官渡之敗後殺田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是曹操的善於納諫。
七、因才授職,取其所長。
連孫權都說曹操「御將,自古少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東擊孫權,退軍時,留下張遼、樂進、李典三將及護軍薛悌鎮守合肥。不久,孫權親自率領大軍十萬來攻合肥。在軍情萬分緊急的情況下,按照曹操的要求「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成功的擊退了孫權的進攻。
在挑選州郡長官方面,曹操所任,也是可圈可點。鍾繇在關西,劉馥在揚州,杜畿在河東,均有建樹。
這是曹操的知人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