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的曹操,能夠建立起強大的曹魏政權,是依賴於穎川士族的援手。但在這一過程中,曹操一邊對外征伐,一邊不斷處理著,曹魏政權的內部鬥爭。那為何在赤壁戰場上曹操麾下的一眾謀士參謀集體發揮失常呢?下面就請聽編者向您詳細道來。根據史料記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是郭嘉死後,曹操最倚重的謀士參謀。赤壁之戰發生時,除了賈詡建議曹操應該穩步發展荊州,使荊州百姓安居樂業,如此長期發展東吳將不戰自敗。而其他三人卻沒有向曹操提供討伐東吳的具體意見。
曹操發展的初期階段,得到了以荀彧為首的穎川士族的鼎力支持。這時候的曹操實力並不很強,所以他需要拉攏穎川士族,滿足對方的利益需求。曹魏政權發展的初期,荀彧便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構思。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荀彧,希望發展壯大曹操的實力,但他只是將曹操當做了能夠恢復漢家王朝的能臣。
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戰敗袁紹以後情況卻發生了轉變。這時候的曹操廢除了漢室王朝三公的制度,自領丞相之職。曹操的這一做法,將權利進一步集中到自己的手中,對君主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隨後感覺自身受到嚴重威脅的漢獻帝劉協,便於公元200年,將衣帶詔交給國丈董承一黨,誅殺曹操。誰曾想董承一黨失敗被滅族,身懷龍種的董貴妃也被處死。
早期曹操有著假節鉞的權力{軍隊最高指揮權},隨後曹操又廢除三公制度,自領丞相之職。荀彧所在的穎川士族,想要借助曹操之手恢復漢室天下。但隨著曹操擊敗了袁紹,統一了北方,曹操的實力已經擴大到了威脅君主的地步,這不是荀彧想要看到的。
隨後董承和董貴妃之死,更是讓穎川士族感覺到,一旦讓曹操平滅了孫權,劉備,漢家王朝就將永遠不可能恢復。對於以荀彧為首的穎川士族而言,最理想化的狀態,便是上尊漢家君主,中間有曹操征討做亂的諸侯,朝外留下一兩個實力強大且忠於漢家君主的諸侯來牽制曹操,穎川士族再居中調和。所以赤壁之戰發生時,穎川士族便不希望,曹操平滅了孫權劉備,讓曹操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劉備畢竟姓劉,是天子的皇叔。因此以荀彧為首的穎川眾謀士參謀,便選擇了在赤壁戰場上集體收聲。
在曹操眼裡,討伐孫權和劉備是必定之事。孫權是僅次於曹魏政權的第二大勢力,而劉備雖然實力弱小卻掌握著衣帶詔。衣帶詔的存在,威脅到了曹操權力的合法性。所以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曹操必定要平滅劉備和孫權。赤壁之戰以曹操失敗而告終,維護漢家君主利益的荀彧,隨後便被曹操找借口除去。這就是為何赤壁之敗後,曹操曾感歎,若郭嘉尚在,便不會有戰敗的結果出現。因為荀彧,荀攸,程昱等謀士參謀,在這場戰役中拖了曹操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