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亡的時候,關羽的後人被全家殺害,而張飛的後人得以封為列侯,並安享晚年,這兩件事情,看起來是非常偶然的事件,但其實也有其必定性。
咱們先來說說,為什麼可能是一個非常偶然的事件。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關羽的後人被全家殺害,原因在於,當年關羽北上攻打襄樊的時候,殺掉了魏國的守將龐德。後來,當鍾會攻下蜀國以後,龐德的兒子龐會報私仇,把關羽全家都給殺害了。
張飛的後人能夠得以保全,是因為張飛當時只剩下一女張氏和一子張紹,這一女張氏是劉禪的皇后。劉禪投降了,到洛陽後獲得善待,張氏當然也就跟著劉禪獲得善待了。一子張紹是張飛的次子。在蜀國的時候,張紹是侍中、尚書僕射。跟隨劉禪投降了,在魏國被封為列侯。
從這裡可以看出,關羽、張飛後人的結局,似乎是偶然的事情。
不過說起來,張飛和關羽的後代有不同的結局,又是必定的。這個必定性,就在於關羽和張飛雖然都與劉備形同兄弟(演義中,他們結為了兄弟,真實的歷史中,則沒有關於他們結為兄弟的記載),不過這兩個人的做事風格,顯然是不太一樣的。
關羽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心高氣傲。除了看得起他自己,關羽似乎看不起其他任何人。
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他拒絕孫權為其子的求婚,孫權想讓關羽把女兒嫁給他的兒子,很明顯,這是一樁政治婚姻。關羽當時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應該答應這種婚姻。因為一旦答應了這樁婚姻,那麼關羽北上攻打襄樊的時候,孫權就不太可能在後面給他一刀,至少有所考慮了。再說,就算關羽認為孫劉兩家遲早要開戰,但是至少不會開戰得那麼快。就算關羽很愛自己的女兒,害怕女兒受害,他也大可以利用各種機會,在兩家開戰前,把自己的女兒接回來。就像孫權把妹妹嫁給劉備以後,最終也把妹妹接回來了一樣。
但是,關羽由於心高氣傲,所以他拒絕了孫權,也因此和吳國結仇,讓吳國沒有任何掛礙地來抄他的後路。
關羽還有一個心高氣傲的證據,是他瞧不起馬超。當年劉備把他和馬超、張飛等幾個人,封為同一級別的將軍,雖然不叫「五虎上將」,但是卻也是蜀漢最重要的幾個將軍,而且關羽還排在首位。但是關羽卻不屑於與馬超平起平坐,拒絕受封。最後還是在諸葛亮的巧言勸說下,關羽才同意接受給自己的分封。
從這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出,關羽實際上是一個沒什麼謀略,同時又非常心高氣傲的人。他這樣心高氣傲的人,自然沒有想過要和劉備把關係拉得更近。儘管他和劉備曾經親如兄弟,但是當劉備成為蜀漢之主以後,事實上他和劉備遲早是會出現矛盾的。而他並沒有及早防範,拉近和劉備的關係,也造成了最後龐會殺掉關羽全家的時候,顯得肆無忌憚。同時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關羽不是早死,如果劉備最終獲得天下,關羽的的前途是不妙的。
張飛則不是這樣的性格。
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和演義小說中的張飛,顯然區別非常大。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很有可能面貌並沒有那麼醜,也不是那麼粗豪。有多項證據可以證明,張飛很有可能長得比較帥,因而她生的兩個女兒,都比較好看。
還有一點,張飛這個人其實是心思比較活的,他是很喜歡和別人拉關係的。他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劉禪,由此可見,張飛很早就開始拉近和劉備之間的關係了。
說張飛很很喜歡拉關係,還有一個證據。張飛不斷地討好劉巴,劉巴對張飛是不感冒的,說張飛是一個武人,瞧不上張飛。但是張飛卻不斷和劉巴套近乎,想要拉近自己和劉巴之間的關係。
張飛這種性格,應該說對他自己的兒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雖然他的長子張苞早就去世了,但是他的次子張紹卻當的是侍中以及尚書僕射。在蜀國結束的時候,他並沒有堅決抵抗,而是跟隨劉禪去了魏國。可見張飛以及張飛的後人都不是剛烈之人,能審時度勢。
因為張飛的後人中,一個是劉禪的皇后,還有一個是尚書僕射,相當於宰相。所以就算張飛在和魏國作戰的過程中,也殺掉了不少人,但是這些人的後代來到蜀國以後,忌憚於他們自身的地位,也多多少少有些不敢輕舉妄動。所以他們不敢輕易出手,像殺掉關羽全家那樣,也殺掉張飛的全家。
應該說,這就是關羽和張飛不同的性格,造成了後代不同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