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張飛吼死人,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首先我覺得用「嚇退」這個詞應該更準確一些,為什麼呢?《三國演義》中描寫的是張飛持矛立於長板橋上大吼:我乃燕人張翼德,誰敢來戰?三聲過後,曹操手下將領夏侯傑嚇得肝膽破裂而死。這當然是杜撰,張飛又不會獅吼神功,怎麼能夠嚇破人的肝膽呢?那麼事實真相是什麼樣呢?
真實的情況跟這個差不多,不過沒有這麼誇張。當時張飛派人將橋拆掉,然後立於斷橋之上向曹軍大喊:我是張翼德,誰來一決生死。曹操手下沒有人應戰,隨後曹軍撤退,僅此而已。
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出自《三國誌》
這裡就有疑問了,憑借張飛大喊一聲,曹操就嚇得撤軍了嗎?事實情況肯定不是這樣的,那麼曹操撤軍的原因是什麼呢?
曹操其實並不是怕張飛,而是怕劉備。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就要回過頭來看一看,曹操為什麼要追擊劉備。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征討劉表。劉表病死,小兒子劉琮代領荊州。劉琮無膽識,在幕僚的勸說下投降了曹操。但是劉琮沒有把這件事通知劉備。
劉備的原計劃是劉琮據守襄陽,自己到距離襄陽很近的樊城去防守。襄陽和樊城互為犄角之勢,這樣的話也夠曹操喝一壺的。劉備沒有想到劉琮率先投降,而樊城在襄陽的北邊,會早於襄陽遭到曹操的攻擊,前有攻擊,後無援助,劉備必敗。因此劉備慌忙從樊城撤軍,兵分兩路,劉備領軍走陸路,關羽領軍走漢水,約定在江陵匯合。
那麼劉備為什麼要退守江陵呢?襄、樊和江陵是荊州的重鎮,人口繁多,物產豐富。這三座城市儲存了大量的糧食和武器。當年劉表來荊州時,荊州的治所是宜城,劉表招降叛黨後,將荊州的治所遷到襄陽,就是看好了襄陽的地理位置。
襄陽和樊城間有漢水經過,方便運送軍糧,因此進可攻,退可守。而江陵頻臨長江,水路優勢明顯,背靠襄樊,只要守住江陵,南方四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都很容易被收復。當年劉表就是按照這個思路統一的荊州。因此襄陽、樊城、江陵這三個城對於荊州太重要了。
曹操南下後,劉備放棄樊城退往江陵,路過襄陽時諸葛亮建議劉備攻擊劉琮,佔領襄陽。劉備沒有同意。這樣的話,曹操就擁有了三座重鎮中的兩座。只剩下江陵了,而劉備正逃往江陵,因此曹操急眼了,率領三千騎兵,一天一夜沒合眼,就是要追上劉備,要麼斬殺劉備,要麼逼劉備逃往其他地方,只要不去江陵就行。
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當陽之長阪。
曹操這樣做其實風險很大,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率領騎兵追擊,數量多可以,但是此時劉備的部眾有兩萬左右,隨行軍民接近十萬。曹操這三千騎兵衝擊一次可以,衝擊多次就有被滅掉的危險。
曹操在當陽長阪坡追上劉備,劉備軍隊沒有防備,被曹軍騎兵衝散,劉備幾乎被擒。但當劉備越過長板橋,部眾逐漸聚集時事情就開始發生變化。此時劉備有了防備,張飛持矛立於橋上迎戰就是個證明。
這時曹操就要考慮一下是否能再次進攻了,三千騎兵沒有休息,已經奔襲了一天一夜,況且經過一番廝殺已經極度疲憊。此時劉備衝散的部眾開始聚集,明顯有了準備,再進攻結果就不好說了。於是曹操選擇了停止追擊,暫時觀察。
觀察後曹操發現劉備改變了逃跑方向,劉備逃往哪裡了呢?
曹公追至當陽長阪,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劉備也發現曹操離自己太近,去江陵不可能了,於是決定繞過江陵南下去蒼梧,投靠蒼梧太守吳巨。此時魯肅趕來,建議劉備聯合孫權共同抗曹。於是劉備又緊急決定向東走,在漢津渡口走水路去夏口。看下圖,此時關羽正好率船趕到,接走了劉備,順著河水來到夏口和劉琦會師。
因此,曹操並不是懼怕張飛,而是看到劉備被衝散的部眾開始重新聚集,已經有了防備,所以才停止了攻擊。接著曹操又看到劉備改道去了東方,沒有南下江陵,戰略意圖已經達到,因此就撤軍了。
曹操憑借佔據的襄樊和江陵,很快就平定了荊州。接著挾餘威開始征討孫權,沒想到敗於孫劉聯手,曹操如果能料到這樣的結局,還不如長阪坡直接破釜沉舟再次衝擊劉備,說不定就會早早的將劉備斬殺。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張飛在長阪坡怒吼一聲嚇死夏侯傑是《三國演義》作者的杜撰,真實的情況是張飛立矛於長阪斷橋上,向曹軍挑戰。而曹操帶的騎兵太少,不敢再次衝擊。後來曹操觀察到劉備沒有南下江陵,而是向東撤軍。曹操阻止劉備去江陵的戰略意圖已經達到,於是曹操便撤軍了。而不是曹操懼怕張飛這麼簡單,大家不要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