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揮兵攻打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一面向曹魏稱臣,一面任命陸遜為總指揮率軍應戰。陸遜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三國網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
一般認為,孫權襲殺關羽,強佔了荊州,激怒了劉備,於是劉備怒而興兵,犯下兵家大忌。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備根本不該發動夷陵之戰,蜀吳相爭曹魏漁翁得利。事實上,劉備之所以發動夷陵之戰,是因為國際形勢發生巨變,孫權已將劉備「逼上梁山」,劉備不得不打,並非單純為關羽報仇,指責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只是紙上談兵之輩。
01:孫權為何立斬關羽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前因,要從荊州與關羽說起,其中很多事情早被說爛了,但還是有一些值得重新思考的地方。
荊州堪稱東吳的長江門戶,曹操赤壁之戰時的戰略,就是佔據荊州然後順江而下,因此荊州是東吳的命脈之一,做夢都想要奪回了。但對劉備而言,荊州是北伐中原的門戶之一,諸葛亮隆中對中是「一路出荊州,一路出秦川」,同時還能威脅到東吳,因此荊州自然不容丟棄。
219年秋八月,關羽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逼得曹操「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勸說曹操,可以把江南封給孫權,換取孫權出兵襲擊關羽。於是,當年冬十月,呂蒙稱病回京,與孫權密謀襲擊關羽,趁機奪回荊州。之後,孫權不宣而戰的背後偷襲盟友,還殺掉關羽,而且是下令「羽至即斬」。
問題就在這裡,按照常理來說,孫權的戰略目的是荊州,將關羽擒獲後與劉備談判,這樣才符合最大利益,既可給曹操交代,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緩和與劉備的關係,維護孫劉聯盟。但孫權的選擇出人意料,直接將包括關羽在內的很多蜀將一一斬殺,為何如此?
《三國誌》中特意記載了一段,孫權為兒子向關羽求親,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於是,後人補腦認為孫權惱羞成怒的由此下令「羽至即斬」。其實,作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孫權有這麼膚淺嗎?關羽與劉備是兄弟,怎麼可能把女兒嫁給孫權之子呢,這不是讓劉備對他起疑心嗎?因此,這只是孫權的離間之計,讓關羽與劉備離心,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荊州。面對孫權的挑撥離間之計,關羽通過辱罵來向劉備表明心跡。那麼,關羽如何破解離間之計,孫權豈能沒有預案,又豈會被一句辱罵激怒?
孫權殺掉關羽之後,將頭顱送給曹操,這一個細節很重要,古代向上級報功時,往往都是將重要敵人的首級送上。孫權將關羽的頭顱送給曹操,無疑是因為關羽是曹操生死大敵,孫權這是在「邀功」。那麼,孫權殺關羽的真正目的,不是因為一兩句辱罵,而是納投名狀,向曹操表明心跡?
02:殺關羽意味著什麼
從赤壁之戰前,孫劉開始結盟抗曹,之後十餘年內,孫劉關係是「斗而不破」,為何在關羽威震華夏,面臨千載難逢的痛打曹操的好機會時,孫權這時背叛了盟友?
事實上,圍繞荊州歸屬問題,孫劉矛盾已久,甚至之前已經爆發過戰爭。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劉備借荊州借的是南郡大部分,而不是整個荊州,整個荊州七郡分別被三國瓜分。215年,劉備打下益州之後,孫權派諸葛瑾討要荊州被拒,孫權盛怒之下派呂蒙攻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然後孫劉調兵遣將,大戰一觸即發。但由於曹操征討漢中,對益州造成嚴重威脅,劉備不得不請和,非常憋屈,最終長沙、江夏、桂陽歸屬孫權,南郡、零陵、武陵歸屬劉備。但孫權還不滿足,217年孫權與呂蒙商議,準備伺機奪取荊州,於是積極備戰,又命都尉徐詳拜訪曹操,請求歸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結為姻親。因為有這一個歷史背景,所以關羽威震華夏時,曹操才派人聯絡孫權偷襲關羽,而孫權為了荊州,雙方一拍即合。
孫權奪取荊州之後,先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後將俘獲的朱光、於禁等人送回,曹操也給予相應回報,上表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封南昌侯。曹丕稱帝之後,孫權請求成為魏國的藩屬,曹丕冊封孫權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孫曹關係進入蜜月期。
事後來看,孫權獻上關羽首級,請求成為魏國藩屬等,根本目標是為了穩住魏國,方便東吳取得荊州。當然,孫權未嘗沒有一舉滅掉蜀國的心思,圍殺關羽時,吳軍追入川中,陸遜等屯兵巫縣,孫權的用心昭然若揭。只是蜀國很快穩住陣腳,讓已到前線的孫權看到沒有機會才作罷。
孫權不顧孫劉聯盟的必要性,執意跪舔曹操,除了借力取得荊州之外,還有兩個原因:一是現實,孫權進攻合肥時,被張遼打得狼狽不堪,曹操勢力龐大,讓孫權心生膽怯;二是性格,孫策評價孫權時說「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以保江東,我不知卿」,孫權只是一個守成之君,只想關起門來做一個安穩的「江南王」,沒有征奪天下的雄心與能力。
但對於劉備而言,這時孫權怎麼想、怎麼說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孫權不宣而戰的攻擊盟友,人品極為低劣,取荊州、殺關羽,就已經態度鮮明地表示他與劉備決裂了;當孫權一再獻媚曹魏,而曹魏給予熱情回應時,劉備處境愈發危險,最擔心的是孫曹聯合對付蜀國。
03:劉備已被逼上梁山
原本是孫劉合力抗曹,如今極有可能變成了孫曹聯合,那麼劉備該如何處理?
作為合格的政治家,往往都要做最壞的打算,劉備不可能指望孫曹同床異夢,也不可能指望東吳是表面依附曹魏,萬一孫權與曹丕密謀瓜分蜀國,然後兩方平分天下怎麼辦?因此劉備只能相信孫權與曹丕聯合了。與此同時,單靠防守,蜀國肯定無法抵擋曹魏與東吳的合力進攻,最多只能死刑延緩。在這一形勢下,劉備不敢賭、不能守,最好的出路就是打一仗,威懾孫權與曹魏,而攻打東吳,劉備不僅師出有名,而且東吳實力較弱。
還有一點很重要,220年初曹操去世,劉備與曹操年齡相仿,擔心自己也差不多到了大限,而劉備志在天下,如果只是安於現狀的話,恢復漢家江山的志向將永遠不可能實現。關羽被殺這一年,劉備修整剛剛打完漢中之戰的精銳,還要準備各種軍械物資,因而這一年沒有趁曹操去世魏國內部有些動亂的時機攻吳,而是在第二年發動攻吳戰爭,暫時將戰略目標轉向東吳,希望首先打敗東吳,再去攻略曹魏。
孫權聽說劉備出兵,派出諸葛瑾前來求和,說「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這話說得真不要臉,只能讓劉備更為惱火,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況且當初奪取荊州就罷了,為何還要殺死關羽等蜀將,並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只能說孫權盡想好事,不考慮決定的後果。
當然,人算不如天算,夷陵之戰中劉備敗得很慘,數萬精銳損失一空,導致蜀國虛弱到了極點,與東吳、魏國實力差距進一步拉大。這時,東吳如果繼續全力攻蜀,蜀國很可能就此滅亡,但三國鼎立的趣味就在這裡,魏國並不樂意東吳做大,於是派兵南侵東吳,最終孫權擔心蜀國與魏國聯合,於是向劉備求和讓夷陵之戰結束。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場,對魏蜀吳三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後來諸葛亮花了約5年的時間才能重建軍隊與平定國內叛亂,並讓國力提升到可以對外出兵的地步。夷陵之戰中,吳國雖然取勝,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國力受到很大的影響。第二年四月,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恢復了與東吳合力抗曹的同盟關係,從此蜀吳關係才真正「牢不可破」。
從戰前形勢來看,蜀國的國際形勢極為惡劣,劉備是不得不打,拿夷陵之戰慘敗來指責劉備攻吳的錯誤,屬於紙上談兵。
從孫權決策來看,實在不太明智,竟然看不透他與劉備是唇亡齒寒的關係,當不起英雄稱號。殺關羽、奪荊州,必定激怒劉備,導致雙方聯盟關係的破裂;同時,孫權討好魏國,又不可能讓魏國放手,因為魏國的戰略目標一直是先滅東吳,直到司馬昭之後才改為先滅蜀國,若非曹丕無能,東吳早就被滅了。破壞孫劉同盟,魏國又不放過東吳,如果不是夷陵之戰改變局勢,東吳將時刻處於魏蜀虎視的提心吊膽之中。
因此,發動夷陵之戰,劉備不該被指責,敗於夷陵之戰,劉備應該被指責。也就是說,站在當時劉備的角度,戰略決策沒有錯誤,戰術決策出現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