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為東吳拿下邾城為何被歷史刻意淡化?邾城對東吳來說重要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三國末期東吳的陸遜堪稱是一代名臣,出將入相權勢無人可及,參加過多次東吳對外的重要軍事戰役,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陸遜大敗蜀軍,一把大火將晚年劉備一統天下的夢想燒沒了,但是即便陸遜主導的多次東吳對外戰爭,是勝多敗少,但是依舊無法讓東吳在對曹魏的軍事上掌握主動權,這和陸遜的才能沒有太大關係,而是東吳的內部結構決定的,孫權時期的東吳已經沒有了孫堅孫策的擴張性。
在歷史記載上,陸遜在軍事上為東吳所做的最後一次貢獻,就是為東吳拿下了邾城,可是奇怪的是,關於陸遜的這段記載,表現得很簡略,多少有些刻意淡化的意思。
《三國誌.吳主傳》(赤烏四年)秋八月,陸遜城邾。
《建康實錄》秋八月,陸遜城邾。
《三國誌.陸遜傳》更是絲毫沒有提及這件事情,東吳一方也只是簡略記載,陸遜在赤烏四年,加固建築了邾城,那麼難道是邾城不重要嗎?和合肥相比當然沒有那麼重要,這就是涉及到東吳的戰略規劃了,雖然東吳佔據了荊州,但是孫權時期主力北伐方向還是在合肥一線,當然荊州一線也會做過努力的,在陸遜功伐邾城之前,也是赤烏四年,東吳就從荊州北伐過。
《三國誌.吳主傳》車騎將軍硃然圍樊,大將軍諸葛瑾取柤中。
但是相對來說,孫權在稱帝后,把國都遷到了建業,東吳的防守重兵也大多集中於東線,而且合肥所處的淮南一線,水網相對較多,也是能夠減弱曹軍步騎的優勢,這也是為何孫權死心塌地的要拿下合肥,控制淮南一線的原因,只是孫權到死都沒能打下合肥,東吳也始終沒能把淮南一線變成自己北伐的前進基地。
再者如果著重從荊州北伐,那麼東吳的軍事部署就會改變,由東向西調動兵力,那麼建業就暴露在魏軍的威脅之下,而且蜀漢在找找麻煩怎麼辦?所以綜合來看,合肥是東吳北伐比較合適的進攻目標,即便當初呂蒙說過,東吳就算佔領了徐州,也不足以守住,但問題是,給東吳的選擇不多,如果孫權想要北伐一統天下,就沒有極為穩妥的選擇。
話說會來,邾城雖然沒有合肥那麼重要,但是其對於東吳來說也是防禦至關重要的一環,赤烏四年,陸遜也已經老了,不然不會在4年後,因為無意捲入東吳的兩宮相爭而鬱鬱而終,蜀漢諸葛亮也死了7、8年了,蜀漢在西線能夠給予曹魏的壓力越來越小,這就是的曹魏對東吳的軍事壓迫逐漸增加。
其實這就是早已注定的了,從夷陵之戰開始,吳蜀相互消耗太大,主要是蜀漢,已經徹底失去了對曹魏的致命威脅,而隨著時間推移,曹魏國力更加強盛,是具備滅兩國實力的,而到了赤烏四年,孫權也早已不具備當初的鋒芒,東吳對外戰爭只要還是轉變為守勢了。
在這個大環境下,陸遜拿下邾城對東吳來說就很重要了,雖然三國誌中沒有太多記載,但是在其他文獻中還是能夠找到陸遜的功績的。
《水經注》吳赤烏二年,陸遜拔邾,築城置戍。
《襄陽耆舊記》吳赤烏三年使陸遜攻邾城,常以三萬兵守之。
《太平寰宇記》邾城故城在黃州東三十里,臨江與武昌相對。三國時初屬魏,吳赤烏三年使陸遜攻邾城,常以三萬兵守之。
雖然具體時間存在出入,不過都是承認了陸遜拿下邾城的事實,而且還派遣3萬人駐守,這對於兵力大致維持在20多萬的東吳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三國誌.三嗣主傳》王濬最先到,於是受皓之降,解縛焚櫬,延請相見。晉陽秋曰:濬收其圖籍,領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米谷二百八十萬斛,舟船五千餘艘,後宮五千餘人。
這是東吳亡國時的戶籍情況,記載著有將士23萬,那麼在陸遜打下邾城的時候,東吳的兵力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應該不會超過30萬,也就是說,陸遜將東吳十分之一的部隊駐守在了邾城,一個小小的邾城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呢?
邾城的歷史很悠久,在春秋時期,楚國滅了邾國,將其國人遷徙聚集之地就是後來的邾城,西漢時期,唯一一個沒有被劉邦清算的異姓王吳芮,曾立都於邾城。
《漢書.吳芮傳》以芮率百越佐諸侯,從入關,故立芮為衡山王,都邾。
當然陸遜拿下邾城可不是因為什麼歷史悠久,而是因為其地理位置,邾城現在大概的位置在黃岡市,而當時東吳的武昌基本上就是和邾城隔長江相對,東吳的武昌是現在的鄂州,雖然孫權遷都建業了,但是武昌的政治地位沒有下降。
《三國誌.陸遜傳》黃龍元年,拜上大將軍、右都護。是歲,權東巡建業,留太子、皇子及尚書九官,徵遜輔太子,並掌荊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軍國。
武昌和建業算是東吳變相實行的兩都制,再者武昌曾長期是東吳的治所,其象徵意義也是有的,自然不能輕易讓曹魏佔領,而且其處於長江中游,也是東吳防線上的一環,之前我說了,到了東吳赤烏四年,東吳北伐的力度是越來越弱了,雖然在當年還發動過北伐,但是結果是慘敗。
《晉書.宣帝紀》吳將全琮寇芍陂,硃然、孫倫圍樊城,諸葛瑾、步騭掠柤中,帝請自討之......吳軍夜遁走,追至三州口,斬獲萬餘人,收其舟船軍資而還。
《三國誌.吳主傳》夏四月,遣衛將軍全琮略淮南,決芍陂,燒安城邸閣,收其人民。威北將軍諸葛恪攻六安。琮與魏將王凌戰於芍陂,中郎將秦晃等十餘人戰死。
那個時候東吳的北伐大多是勞民傷財了,因為曹魏的國力太強大,針對東吳所設立的中線東線軍事重鎮也越發堅固,東吳北伐必定徒勞無果,對於東吳來說,最好的辦法也只能是拖了,拖到曹魏自己生變,否則是東吳和蜀漢都是沒有機會的。
那麼陸遜拿下邾城就很重要了,雖然邾城在長江北岸,但是其是守衛武昌的關鍵防線,有邾城在,武昌就安全,如果當時東吳並未遷都建業,那麼邾城的作用就更大了,陸遜晚年是為了東吳的能夠掌握更好的局勢而盡自己最後一份力。
可惜陸遜的努力最終在天下大勢無可逆轉之時,被後人輕易的葬送了。
《晉書.王戎列傳》戎遣參軍羅尚、劉喬領前鋒,進攻武昌,吳將楊雍、孫述、江夏太守劉朗各率眾詣戎降。戎督大軍臨江,吳牙門將孟泰以蘄春、邾二縣降。
孟泰直接把邾城送出去了,當然大背景也是東吳大多數將領無心應戰,但是的各線吳軍可以用崩潰來形容,晉軍水師是直接兵臨建業城下,吳國也就滅亡了。
不過關於邾城的重要性,後世有兩次體現。
東晉初期,羯人後趙鐵騎直達大別山北麓,有直接渡江南下的態勢,當時東晉著名將領陶侃鎮守武昌,有下屬建議陶侃學陸遜,北上扼守邾城,但是陶侃是反對的。
《晉書.陶侃列傳》我所以設險而禦寇,正以長江耳。邾城在江北,內無所倚,外接群夷。夷中利深,晉人貪利,夷不堪命,必引寇虜,乃致禍之由,非禦寇也。且吳時此城乃三萬兵守,今縱有兵守之,亦無益於江南。若羯虜有可乘之會,此又非所資也。
的確但是陶侃面對的情況和陸遜時期已經不同了,武昌不是東晉治所,並非那麼重要,而邾城在西晉時期早已不是軍事重鎮,恐怕到了東晉時候早已荒廢,加上邾城周圍東晉已經沒有統治基礎,那麼陶侃再去經營邾城只能是一座孤城,邾城和武昌還隔著一道江,無論是撤退還是支援都不方便,所以陶侃鎮守武昌時期,從未經營邾城。
而在陶侃死後,庾亮接替其位置,加上碰到後趙石勒掛了,庾亮打算北伐,這是邾城的地位有體現出來了,邾城成為了晉軍北伐的前進基地。
《晉書.庾亮列傳》時石勒新死,亮有開復中原之謀,乃解豫州授輔國將軍毛寶,使與西陽太守樊峻精兵一萬,俱戍邾城。
《晉書.毛寶列傳》於是詔以寶監揚州之江西諸軍事、豫州刺史,將軍如故,與西陽太守樊峻以萬人守邾城。石季龍惡之,乃遣其子鑒與其將夔安、李菟等五萬人來寇,張貉渡二萬騎攻邾城。寶求救於亮,亮以城固,不時遣軍,城遂陷。寶、峻等率左右突圍出,赴江死者六千人,寶亦溺死。
只是當時庾亮太過自負,認為邾城牢固,不派遣援軍,希望利用邾城挫敗後趙兵鋒,好趁勢反撲,但是邾城最終攻陷,後趙也是直接毀了邾城,按照記載當時毛寶並非怯戰,其突圍是在城池被攻陷之後,個人猜測,估計當時的邾城城防絕非庾亮想的那樣,是一座堅城,不然不會那麼快被攻陷,畢竟西晉到東晉初期,沒人去有意經營邾城,城牆更不會有人特意去加固,我個人不認為早已不是軍事重鎮的邾城會有堅固的城防。
所以說,雖然在記載中並未看到陸遜拿下邾城對東吳有什麼作用,但是在後世還是能夠看到邾城作用的,只是不知為何,陸遜這麼大的功勞,為何三國誌記載得很簡略,哪怕是東吳一方都表現的可有可無,不知是有意淡化還是出於什麼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