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陸遜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如果說三國智勇雙全的將帥之才,估計非江東四大英將莫屬。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都是智勇兼備,對江東立下汗馬功勞的著名將領。周瑜赤壁之戰擊敗曹操,保衛了江東。魯肅為孫權規劃發展路線,聯劉抗曹。呂蒙白衣渡江,鯨吞荊州,使東吳勢力大增。而作為第四名統帥的陸遜,更是臨危受命,在夷陵之戰中擊敗了「梟雄」劉備,使江東局勢轉危為安,成為了出將入相的風雲人物。
令人惋惜的是四大英將大多都是短命,周瑜36歲去世,魯肅46歲,呂蒙42歲,都屬於英年早逝。只有陸遜活到了61歲。但陸遜看似最風光,最長壽,但結局卻是最不好的。作為一個名冠當時的統帥,沒有死在戰場,而是被自己的主子孫權給整死,最後憂鬱而亡。
這到底是為何呢,孫權為何一定要逼死陸遜?有以下四個原因,第四個觸碰了吳大帝孫權的底線。
孫權作為稱霸東南的一代雄主,度量應該是很大的,但為何對待陸遜這樣的優秀人才,卻下了狠手,一步一步將陸遜逼死?其實細細想來,孫權的做法和歷代君王如出一轍,勢在必行罷了。
第一,陸遜是江東士族代表,與孫氏政權矛盾不可化解。
孫權建立的霸業,是在父兄基業的基礎上建立的。其父孫堅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在袁術手下為將,得到玉璽後,回江東不久就被戰死他鄉了。而其兄孫策在孫堅死後,依附袁術。在袁術手下卻鬱鬱不得志,作為一個有志青年,孫策向袁術借兵打到江東,用武力征服了六郡八十一州。
作為一個突然來到江東的外來政權,孫氏的根基是很薄弱的。所以要依靠當時江東的士族來穩定政權,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大開殺戒。而江東士族以「顧,陸,虞,魏」四大姓氏為代表。江東士族與孫氏政權互相利用,又互相矛盾。矛盾在士族希望進一步提高其影響力,擴大當地士族的權力。而孫氏作為當時的統治者,一方面要利用士族,來為自己賣命,為自己的霸業提供能量。一方面還有控制江東士族,不能讓他們影響到政權的穩定。
而陸遜正好是「陸」的代表,孫權利用陸遜,在夷陵之戰,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劉備。陸遜才華出眾,軍事統帥與周瑜不相上下。甚至在顧雍死後,接替了丞相的職務。出將入相的地位可以說是江東第一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在面對如日中天的陸遜時,孫權不得不考慮到其能不能影響到自己的統治,畢竟「皇權」與「相權」在中國歷史上始終是互相矛盾,互相制約的。所以說陸遜由於太優秀了,優秀到孫權都要顧忌。
第二,陸遜是陸康的後人,與孫氏有世仇。
陸遜是廬江太守陸康的後人,陸康是陸遜的從祖父。而在三國早期群雄割據的時期,淮南袁術就曾向陸康借糧草,而陸康不給,袁術懷恨在心。袁術命當時的孫策率軍攻打廬江,雖然戰鬥十分激烈,歷時也很長,但孫策確實不簡單,最終將廬江攻破,而陸氏也遭殃了,城破家亡。
作為陸康的後人,三國後期居然在江東出將入相,名貴一時,而且還是在仇敵孫氏手下做事。所以就算陸遜忠心不二,也會讓孫權有不安之心。緊急時刻重用陸遜,沒事的時候就放著陸遜。
第三,孫權繼承的是兄長基業,而不是父輩。
在孫策去世時,把江東基業交到了其弟孫權手裡,而不是其子孫紹。在那個父子繼承的年代,孫權的繼位雖然名正,但言不順。這點估計孫權本身就很牴觸,因為在公元229年,孫權稱帝的時候,對自己的兄長孫策,只是追諡為「長沙桓王」,而沒有像晉朝司馬炎那樣追諡伯父司馬師為景帝顯得那樣親切。
可見其心理還是很在乎繼位這個事情的,而陸遜又是孫策的女婿,孫策又有兒子孫紹在世。所以作為「言不順」的孫權,就更加防備著孫紹和陸遜了。孫紹估計碌碌無為,而作為「出將入相」的陸遜,自然就成為了孫權的眼中釘,肉中刺。
第四,陸遜被捲入「南魯之爭」,最終導致了抑鬱而終。
孫權雖然早期勵精圖治,與曹操,劉備的三分天下,稱霸東南,確實很有一番作為。但到了晚年,尤其是長子孫登死後,卻變得昏庸反覆。孫登死後,孫權立孫和為太子,但又十分寵愛魯王孫霸。這下把朝局弄得一分為二,動亂不堪。作為丞相的陸遜,十分關心此事,多次上書孫權,希望能分清主次,不能同時扶植兩個繼位人。
《三國誌·陸遜傳》中記載:及太子有不安之儀,遜上疏陳:「太子正統,宜有磐石之固,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書三四上,及求詣都,欲口論適庶之分,以匡得失。
可惜孫權卻把立嗣這樣的大事當作了家事,根本不聽什麼進言。而且陸遜的外甥顧譚、顧承、姚信,都因為親附太子,無辜地遭到流放。孫權多次派遣宮中使者前往責備陸遜,致使陸遜最後悲憤痛恨而死。
作為江東後期的頂樑柱,陸遜為孫權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由於以上的多種原因,尤其是第四個原因,觸碰了吳大帝孫權的底線,最終被孫權一步步逼死,確實令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