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諸葛亮的侄子,用300人收服10萬人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恪:諸葛亮的侄子,用300人收服10萬人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諸葛恪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群雄並起,諸如呂布、關羽等武力超群之人紛紛於此時粉墨登場。而如"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等名家謀士參謀也不甘示弱,嶄露頭角。劉備、曹操、孫權等統帥者更是拼盡全力,為自己的大業謀劃出路。而在三國眾多的人才俊傑當中,個人覺得諸葛亮才是最有謀略,最擅計策那一位。

無論是六出祁山,還是七擒孟獲,亦或者是草船借箭。無一不體現了諸葛亮的才華智慧。而其的侄子,更是在三年時間內,便用300儀仗隊收服了10萬人馬。那此人是誰,他又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首先此人便是諸葛瑾之子諸葛恪。

諸葛恪自小才華出眾,又因其父之故,深得東吳政權器重。個人認為上文提到的3年用300人收服10萬人的人,應該諸葛恪。諸葛恪,字元遜,三國東吳大將軍諸葛瑾之長子,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

而至於所說的,諸葛恪以300儀仗隊收服10萬人這件事。我認為應該是指諸葛恪征服山越人的過程。此事在《三國誌》中也有詳細記載。

恪以丹楊山險,民多果勁,雖前發兵,徒的外縣平民而已。其餘深遠,莫能禽盡,屢自求乞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萬。

而諸葛恪又因為是諸葛瑾之子,諸葛瑾本身就是東吳的得力部下。而作為妻子的諸葛恪,在東吳政權裡面也是有些話語權的。雖然諸葛恪提出這個想法時,其父諸葛瑾哀歎:"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

但是諸葛恪本身也不是什麼等閒之輩,他從小就才華出眾,幼小時便以神童著稱。成人之後更是拜騎都尉,在孫權長子孫登為太子之時,擔任左輔都尉。而有這樣的職位,諸葛恪可以說,也是在東吳政權中成為有頭有臉的人物了。既有才華,又有想法,還得到了東吳政權的器重,給了此舉成功的一個機會。

第二,諸葛恪或許受到諸葛亮的影響,也想要在東吳成為如諸葛亮一般的巨頭。

眾所周知,諸葛亮與諸葛瑾乃是血緣至親。在當時那個年代,即便血緣抵不過忠君大義,但是親情聯繫也不是說斷就能斷的。雖然當時諸葛瑾與諸葛亮二人並未同侍一主,甚至於說二者所奉政權相互對敵。

但是這也並未影響到諸葛恪對其舅舅諸葛亮的仰慕。諸葛恪也可能正是受諸葛亮的影響,想要成為和諸葛亮一樣的人。而其自年輕時就十分渴望領兵打仗,建立戰功,甚至是被人認為是好戰的人。

而諸葛恪為了讓孫權看到自己的軍事才能,便向孫權"畫了個大餅"。雖然諸葛恪說的是可以在丹陽徵召許多士兵,但實際上,丹陽山民雖然常被徵兵,但是也只是靠近外圍的一些山民被征。東吳並沒能對丹陽進行充分的利用。

諸葛恪畢竟是東吳大將軍諸葛瑾的兒子,而諸葛瑾作為一個外來戶,依靠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的走到了東吳集團到核心位置。身為妻子的諸葛恪,也或多或少的因為這樣的身份得到了某些便利。進而通過這些便利,做起相關的事來也會比較方便。

第三,諸葛恪在收服過程中,得到了孫權支持,且其政策靈活,目的明確,做到了也不足為奇。

雖然諸葛瑾對諸葛恪的提議大為失望,並認為根本不可能實現。但是諸葛恪卻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屢次向孫權請命。或許孫權也是被諸葛恪煩的不行了。最終同意了他的提議。據《三國誌》記載:

權拜恪撫趙將軍,領丹楊太守,授棨戟武騎三百。拜畢,命恪備威儀,作鼓吹,導引歸家,時年三十二。

有了孫權的支持,諸葛恪在收服丹陽的過程中也有了一定的保證。

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孫權雖然同意了諸葛恪的請求,但是撥給他的,卻是"棨戟武騎",也就是儀仗隊,並非正規軍隊。然而令孫權出乎意料的是,諸葛恪居然還真的實現了他許下的承諾。他先限制了丹陽的進出關口,使得丹陽山民不得隨意進出。

又收割糧食,丹陽百姓無新糧,只能依靠舊糧生活。又依靠懷柔政策,一面安排好願歸順人的生活,一面盡力取得百姓信任。久而久之,諸葛恪就通過自己的謀略,順利用300儀仗隊收服了10萬丹陽山民。

由此可知,諸葛恪正是通過自己的謀略和規劃,剛柔並濟,步步為營的取得了自己的勝利,也用300儀仗隊,收服了10萬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