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諸葛瑾的天才兒子,為何造成悲劇人生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恪:諸葛瑾的天才兒子,為何造成悲劇人生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諸葛恪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三國時代的政治舞台上,諸葛氏是一個異常活躍的姓氏,非常引人注目。如蜀漢的諸葛亮、諸葛瞻,東吳的諸葛瑾、諸葛恪父子,曹魏的諸葛誕等,他們各自都在各國擔任丞相、將軍、重臣等重要角色。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恪是他的兒子,諸葛誕與他們是出生於同一個家族的族親。當時的人們對他們有「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的說法。

下面三國網小編就專門探究一下諸葛瑾的天才兒子——諸葛恪。

令父親隱憂的天才少年

諸葛恪與其備嘗世上辛酸的父親諸葛瑾不一樣,他是一個受過典型的名門貴族子弟教育的貴公子。而且,諸葛恪自幼就顯露出才氣橫溢的氣質,似乎是一個從眼睛到鼻子到渾身都抖著機靈的孩子。首先講幾個與他有關的顯示他特別機靈的小故事。

有一次,孫權宴請群臣時,忽然興起,想在酒席上調侃諸葛瑾助興酒宴氣氛,他悄悄讓人把一頭驢牽到庭院中。大家一看,驢的脖子上還掛有寫著「諸葛子瑜」的牌子,子瑜是諸葛瑾的字。諸葛瑾感到受了戲弄,拉長了臉,在座位上顯得很不自在。類似這種有點過分的惡作劇,在三國時代比較常見的。

就在諸葛瑾非常難堪的時候,他身邊只有幾歲的兒子諸葛恪起身跪到孫權面前,請求允許他在牌子上添寫兩個字,孫權好奇,點頭讓他去寫,他在名字下面添寫了「之驢」兩個字,瞬間就成了「諸葛子瑜之驢」。

眾人見了人人稱奇,繼而哄然大笑,諸葛恪的周圍響起了一片讚譽之聲,孫權見諸葛恪這樣一改,驢子竟換了主人,於是順水推舟乾脆將驢子作為賞賜品賜給了諸葛恪父子。

還有一次,孫權又想考驗諸葛恪,就問他說:「你認為你的父親和叔父諸葛亮哪一個更聰明」。

諸葛恪見問毫不遲疑地回答說:「當然是父親」。孫權聽了問:「你為何這樣認為呢?」

諸葛恪回答說:「因為我的父親知道應該輔佐誰,而在這一點上,叔父卻顯得缺乏見識」。

諸葛恪雖然年少,但這馬屁拍得孫權是相當的舒服,聽完大為開心 。

另外,還有這樣一個傳說。一次,諸葛恪與太子一起玩鬧時,不知為什麼,太子生氣地大罵道:「元遜可食馬矢」。元遜是諸葛恪的字。諸葛恪卻並未相讓回罵道:「願太子食雞卵」。

孫權在旁聽了 二人的爭吵,問諸葛恪說:「他叫你吃馬糞,你卻說他吃雞蛋,這是怎樣回事呢?」

諸葛恪回答說:「因為它們是從同一個地方出來的」。

孫權聽了,禁不住大笑起來。孫權喜歡諸葛恪年少而又才華煥發,常常對他的父親諸葛瑾說:「藍田生玉,真不虛也!有其父必有其子,因此,孫權對諸葛恪寄以很大的期望。

世上大多數父親,如果生有這樣聰明的兒子, 一定非常安慰,並希望他趕快長大。但是,諸葛瑾的反應卻恰恰相反,他對這個兒子卻有獨道的看法。

「瑾子恪,名盛當世,權課器異之,然瑾常嫌之,謂非保家之子,每以憂戚。」

性格醇厚、老於世故的諸葛瑾每次看到兒子那閃爍的才華都擔心不是好事,因此,他常皺著眉說:「這小子將來會毀了我一家啊!」。沒想到,過不多久,他這個擔心就成了事實。

一次失敗埋大禍

諸葛恪長大成人後,憑借天生的才氣,同時又得益於父親建立的聲望,在仕途的道路上一 帆風順。最初,孫權任命他為管理軍糧的官職。因文書往來繁縟,他很不喜歡。不久,機會終於來了。當時吳國在平定山越地區的問題上束手無策,一籌莫展。諸葛恪自願請求去平定山越地區的叛亂。結果,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從這裡可以看到諸葛恪是具備一定的軍事才能的。

諸葛恪因為這個功績,被任命為威北將軍,封都鄉候。大家都向諸葛恪表示祝賀,唯獨他的父親面帶不悅,歎日:「恪大不興吾家, 將大赤吾族也!

不久,吳國政治、軍事上的最大支柱陸遜去世了, 諸葛恪成為繼承者,被任命為大將軍,掌握軍事大權。繼而,孫權也於七年後去世了,諸葛恪接受遺詔,在政治方面也得到了最高責任者的地位。這時,他已五十歲了,差不多可以說是度過了順風順水的五十年。

諸葛恪總攬國政後,採取了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政策,如廢除特務機關,免除債務,廢止關稅等。這些改革使他如願以償,聲望扶搖直上。據說,當時的吳國人民一看到諸葛恪外出遠行,就群集在他周圍送行。

諸葛恪主導的新政權就這樣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正當新政權面前展現了一條光輝燦爛的道路時。卻發生了一件意外事件,即,公元252年冬,魏國利用吳國守制的機會,向吳大舉進攻。諸葛恪親自率軍迎擊魏的大軍於東興。結果,全面擊潰了魏軍的進攻,大獲全勝。他因這次功績而深負眾望,自己則更加得意,此刻他的聲望也達到了巔峰。

沉浸在東興勝利中的諸葛格,剛一過年,就著手再次主動進兵攻打曹魏。但是,這次出戰卻遭到了吳國內部各位重臣的一致反對。反對的理由是,吳國這樣屢屢用兵,只能使軍隊疲勞,而且徒勞無功。但急於求成的恪卻無視那些反對意見,堅持下達了出兵的全國動員令。

諸葛恪親率二十萬大軍包圍了魏的新城。但是,想不到敵人的防守意外地堅固,兩個月也沒能攻下來。這期間,吳軍的士卒日漸疲勞。又因受不了當時的酷暑炎熱,士卒只得喝生水解渴。因此,士卒中腹瀉,腿上長膿皰等患病者一個接一個。

諸葛恪的部下幾乎天天都來報告士兵病倒的情況。但是,諸葛恪卻申斥這些部下是胡說八道,甚至把那些報告者斬首。因而嚇得再沒有人敢報告了。因小城久攻不下,作戰失敗了,諸葛恪感到有傷大將軍體面,常常滿臉怒氣申斥部下,當然,這樣是挽回不了敗局的。

諸葛恪久拖不起,只得下令全軍撤退,傷病士兵東倒西歪堵騫道路,或倒在溝壑裡,或被敵人俘虜、到處都是呻吟聲、呼救聲,慘不忍睹。儘管如此,諸葛格卻仍然滿不在乎,自此大失人心。

以「驕」掩敗自取滅亡

這次出征戰 敗的結局,給了諸葛恪致命一擊,損失了大部分士卒,煞費苦心建立起來的聲望也一下子歸零,受到朝廷內外嚴厲的批評。控制近衛軍的武衛將軍孫峻看到諸葛恪的失敗,燃起了爭奪權力的野心。他強行說服皇帝孫亮後,由朝廷宴請諸葛恪赴宴,然後,在宴席間擊殺掉諸葛恪。

諸葛恪掌握國政實權僅一年多就自取滅亡了,並且,其整個家族全遭誅殺。父親諸葛瑾的擔憂竟成了事實。

諸葛恪之功業因一次失敗就傾覆了,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我們可以看到,他最主要是因為恃才得意忘形而最後栽倒的,而且其結局之慘,使他竟然連補償一次失敗的「德行"都沒有積累到。這種只有才氣,而不諳人情世故的第二代,在順利的時候是很好的。一旦碰過一次壁,就可能十分脆弱地徹底失敗,諸葛恪就是這樣的典型案例。

陳壽評價諸葛恪是:

「才氣干略,邦人所稱,然驕且吝,周公無觀,況在於恪?矜己凌人,能無敗乎!」

「然驕且吝」一節,是用了《論語》裡的話。在《論語,泰伯篇》裡,孔子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周公是孔子常常作為一個十全十美的現想人物來當作標桿樹立的。所以,即使賜給你如周公那樣的才能,而你卻只會因此而自大起來,又不願意用自己的才能幫助別人,縱然你還有別的什麼長處。那麼也將是毫無價值的。

諸葛恪是因驕而自掘墳墓的最典型反例。他的失敗,對於持才傲物,而且只管自己出風頭的人,無疑也是一個深則的教訓。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