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諸葛亮為何選擇劉備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諸葛亮
劉備和諸葛亮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君臣相得的典範。在諸葛亮的輔佐之下,劉備從只有新野蛋丸之地的割據小勢力,成長為地盤跨越荊州益州二州的龐大的勢力,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這些成就足以表明諸葛亮擁有非凡的才華。
然而,劉備與諸葛亮的相識相知,卻成為後人疑惑的事情。簡單地講,劉備據守新野,寄人籬下,手中士兵數千,身邊只有關張趙糜簡等幾個將領和謀士參謀,南面要面對劉表的猜忌,背面要時刻應對曹操大軍南下。當時的劉備可謂狼狽之極,表面上看毫無希望。而天才般的諸葛亮卻在此時選擇了落魄的劉備,這無疑讓人費解。起碼在很多人看來,諸葛亮投靠曹操似乎更靠譜些。
徐庶薦諸葛
三顧茅廬的疑惑
諸葛亮投奔劉備,緣於劉備曾經三顧茅廬。三顧茅廬的故事也由於三國演義而流傳千古。歷史上關於三顧茅廬的記載是非常簡單的,《三國誌》用12個字就把這個故事講完了: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意思是說,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才華,於是去請諸葛亮,去了三次,終於見到諸葛亮,之後諸葛亮分析了天下形勢,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可是問題來了,劉備是怎麼知道諸葛亮有才華的呢?
根據史料的記載,有兩個人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這兩個人是徐庶和司馬徽。
《三國誌·蜀志·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原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東晉著名史學家習鑿齒著《襄陽記》: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徐庶是諸葛亮的好友兼同窗,司馬徽是諸葛亮的老師,他們都是諸葛亮親近之人,替諸葛亮吹吹牛,舉薦諸葛亮,也是理所當然的。
諸葛亮出山
為什麼說劉備是諸葛亮唯一的選擇呢
這要從三國時的人才舉薦制度說起,漢朝對於人才的舉薦主要採取的是察舉制,推薦制是指朝廷根據地區不同來發放舉薦的指標,各地區的官員自己考察轄區內是否有合適的人才,然後推薦給朝廷,朝廷經過考核之後即可任用。三國屬於戰亂年代,正常的察舉制被破壞,人才舉薦一般都是由官員直接舉薦,例如荀彧認識一個人叫郭嘉,他覺得郭嘉很優秀,於是直接推薦給曹操,曹操一見郭嘉,覺得這人真有才華,於是就重用郭嘉。
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樂毅,他是希望自己能夠像管仲、樂毅那樣建功立業,過隱居的生活只是暫時的,他一直都在尋找機會,那麼擺在他面前的就有幾個選擇了:
劉備
1.投靠劉表。歷史上並沒有任何史料證明諸葛亮曾經投靠劉表,但《襄陽記》有段記載,荊州名士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聞君擇婦,家有醜女,黃頭黑髮,而才堪相配。」按照黃承彥的說,他的女兒容貌醜,但才華配得上諸葛亮,事實上諸葛亮長相是很帥氣的,黃承彥把他的女兒嫁給了諸葛亮。黃承彥不僅是荊州的名士,更是劉表的親戚。諸葛亮雖也是士族,但根基是在徐州,因為戰亂的緣故才遷移到荊州的,只能算是落魄的士族。娶了黃承彥的女兒對提高諸葛亮的身份地位是很有幫助的,由此可以看出,諸葛亮可能想通過姻親關係向劉表自薦,但沒有成功。
2.投靠曹操或其他割據勢力。其實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諸葛亮當時沒有那麼大的名氣,雖然很有才華,但是知道他有才華的人就那麼幾個,都是他身邊的人,這些人都在荊州(《三國誌》記載:惟博陵崔州平、穎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曹操、孫權或其它割據勢力的人甚至不知道諸葛亮的存在。在當時被別人推薦更容易得到機會,但自己自薦則機會渺茫,中國歷史上自薦成功的例子屈指可數。如果諸葛亮自己跑到曹操或其他人那裡自薦,多半會碰一鼻子灰。況且諸葛亮對曹操可能並沒有好感,諸葛亮一家躲避戰亂遷移到荊州的原因正是因為曹操攻打徐州。
諸葛亮
那麼諸葛亮唯一能夠選擇的就剩下是劉備了,正好劉備也符合諸葛亮的要求。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讓他得到諸葛亮的好感,在與劉備見面的過程中,諸葛亮感受到劉備的魅力和他所擁有的潛力。而當時劉備身邊有關張趙等優秀的將領,卻缺乏謀士參謀,諸葛亮很明白,此時加入劉備軍團,對他來講是個機會,他很快就能得到重用。
所以諸葛亮精心準備「隆中對」,坐等劉備三顧,憑「隆中對」打動劉備,成就一段君臣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