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謚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諡司馬懿為宣王。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帶來歷史小故事,一起看看吧!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說《三國演義》為子尚),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一帶)人。司馬昭是三國時期的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為晉宣帝司馬懿與宣穆皇后張春華次子、晉景帝司馬師之弟、晉武帝司馬炎之父。司馬昭早年隨父抵擋蜀漢進攻,多有戰功。正元二年(255年),司馬昭成為曹魏大將軍,以此執掌大權。
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皇帝曹髦被弒殺,司馬昭立曹奐為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滅亡蜀漢,受封晉公。次年,進爵晉王。
對於司馬昭來說,消滅蜀漢自然是其重要的歷史功績。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元263年,魏滅蜀之戰開始之前,曹魏朝廷存在先攻打東吳的建議。那麼,問題來了,司馬昭執掌大權後,為何先滅蜀漢,而不是東吳呢?
一
首先,司馬昭之所以先滅蜀漢,而不是東吳,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早在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時候,司馬昭就跟隨司馬懿抵擋蜀漢北伐了。雖然當時的司馬昭,沒能立下什麼戰功。但是,長期和蜀漢將士交手,自然讓司馬昭更加瞭解對方。在此基礎上,等到需要一統天下的時候,司馬昭選擇自己熟悉的蜀漢作為第一站,自然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選擇了。這就像我們考試的時候,比較喜歡做一些自己熟悉的題目一樣。
同時,根據《晉書》等史料的記載,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蜀漢將領姜維侵擾隴右一帶,征西將軍郭淮從長安出發抗拒蜀軍,司馬昭晉位為安西將軍、持節,屯兵關中,調度諸軍。郭淮在麴攻打姜維別將句安,長期不能決勝負。司馬昭即進軍佔據長城,南向駱谷設置疑兵。姜維害怕,退保南鄭,句安的軍隊斷絕後援,率眾投降。司馬昭轉為安東將軍、持節,鎮守許昌。對於司馬昭來說,成功擊退了姜維大軍,這更加增添了他日後消滅蜀漢的信心了。
同時,在和東吳的交手過程中,司馬昭則吃到了敗仗,這就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東興之戰。東興之戰,發生於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吳建興元年)十一月;魏國出動15萬大軍,兵分三路,進攻東吳的南郡、武昌、東興。其中,東路軍以司馬昭為都督,領兵7萬,直逼東興。東吳以太傅諸葛恪為統帥,率軍4萬,迎擊向東興進攻的魏軍。魏軍戰敗。司馬昭因此戰的戰敗而被削去侯爵,諸葛恪則在吳國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二
對此,在筆者看來,東興之戰的失利,讓司馬昭受到了不小的挫折。而這,或許是司馬昭掌權後,先進攻蜀漢,而不是東吳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相對於東吳,蜀漢多次襲擾曹魏邊境,也成為司馬昭優先滅蜀的原因之一。公元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後,蜀國後主劉禪加封姜維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諸軍,進封平襄侯。公元238年(延熙元年),姜維隨大將軍蔣琬駐紮漢中。蔣琬升大司馬後,任命姜維為司馬,多次率領偏師西進。按照陳壽在《三國誌》中的記載,公元238年—公元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連年征戰,蜀漢的國力耗損過度。
對此,在筆者看來,姜維頻繁北伐,讓曹魏上下不勝其擾,所以,司馬昭優先消滅蜀漢,也是希望早一點解決這一困擾。並且,姜維連年北伐中原,已經讓蜀漢的國力受到了不小的損耗,再加上後主劉禪寵幸宦官,這導致蜀漢內部出現了不小的問題。對於這一情況,司馬昭顯然需要加以利用,從而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
景耀五年(262年),姜維率軍出漢、侯和,被鄧艾所擊敗,姜維退駐沓中。當時,蜀漢宦官黃皓弄權,更想廢掉姜維而培植右將軍閻宇。姜維請求將黃皓斬殺,但劉禪不肯,姜維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種麥。對此,在筆者看來,姜維在公元262年留在了沓中,這導致蜀漢的漢中地區兵力空虛,再加上宦官黃皓胡作非為,這確實加快了蜀漢的滅亡進程。
除此之外,在滅亡蜀漢和東吳之間,消滅蜀漢只需要動用步兵、騎兵就可以了。但是,一旦司馬昭打算滅亡東吳的話,則必須準備一支精銳的水師,這樣才能突破東吳的長江防線。公元262年(魏景元三年),司馬昭提出了「先定巴蜀,三年之後,因順流之勢,水陸並進」,再滅東吳,從而一統天下的規劃。在司馬昭去世後,晉武帝司馬炎從公元269年(晉泰始五年)起,即著手籌劃滅吳。
根據《晉書》等史料的記載,公元272年(泰始八年),晉武帝司馬炎依照羊祜之建議,復任王濬為益州刺史,旋又加封龍驤將軍,都督益、梁二州諸兵馬,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戰船,訓練水軍。根據《晉書》等史料的記載,晉軍所建造的大型戰船,長120步,可裝載二千餘人,上構木城,築起樓櫓,四面開門,船上可騎馬馳騁。
後來,司馬炎命其加快造船進度。原來王濬在巴蜀只奉令以五六百屯田兵造船,後來又增加各郡士兵一萬人,一年就完成了造船任務,使王濬水軍「舟楫之盛,自古未有」,為實現「水陸並進」滅吳,提供了重要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到了公元276年(咸寧二年)十月,晉伐吳的準備基本完成。而到了公元279年,晉滅吳之戰才正式開始。
四
最後,非常明顯的是,西晉在消滅蜀漢之後,依然需要花費10年的左右,才能完成建造船隻,訓練水師的準備工作,從而實現消滅東吳的目標。而就當時的司馬昭來說,顯然不能等待這麼長的時間。相對於滅亡東吳,進攻蜀漢的準備工作是比較少的。並且,鄧艾等滅蜀將士,在此之前已經多次和姜維交手了,對於他們來說,不了非常瞭解對手,更渴望通過滅亡蜀漢來建功立業,這也是司馬昭優先滅蜀的原因之一。
根據《三國誌》、《晉書》等史料的記載,景元五年三月三十日(264年5月2日),蜀漢滅亡和鍾會之亂得到平定後,魏元帝曹奐再次下詔拜司馬昭為相國,封為晉王,加九錫。鹹熙二年八月辛卯日(265年9月6日),司馬昭病逝,時年五十五歲,葬於崇陽陵。九月癸酉,司馬昭被追諡為文王,葬於崇陽陵。
同年十二月,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司馬昭被追封為文帝,廟號太祖。對於司馬昭來說,趕在病逝之前滅亡了蜀漢,這無疑是非常關鍵的。不然,如果司馬昭病逝的時候,蜀漢還沒有滅亡,這無疑會給司馬炎建立的西晉帶來較大的壓力。當然,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司馬昭通過消滅蜀國,無疑為西晉一統天下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