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三國網小編帶來的諸葛亮北伐的文章。
史書和歷史小說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三國演義》裡蜀國的發展歷史是主線,魏國、吳國都是分支。但是《三國誌》就截然不動,那裡面魏國才是重點,而蜀國和吳國才是分支。
先不論是史書還是小說,單說情節的話那部書更吸引人呢?其實我不用我說大家也曉得,當然應該是《三國演義》啦。大家都喜歡看以弱勝強的戲。魏國一直很強大可以算得上是風平浪靜、按部就班所以沒有跌宕的情節。
曹操時期尚可,曹丕以及之後的魏國劇情就比較平鋪直敘了,所以在小說裡只能當個配角。所以歷史書和小說的著眼點是不一樣的,小說是以吸引觀眾眼球為目的的。蜀國就不一樣了,劉備沒見過的時候被打的四處逃竄。把大小軍閥投靠了一個遍。
雖然不怎麼場面但是戲份足啊,又是演戲給老百姓看,又是給自己的將領看,又要演給曹操看,還有自己的親戚等等等等,多麼精彩紛呈啊。不過此君掛了之後基本上就是諸葛亮自己的戲份了,那就是接二連三,隔三差五的北伐。其實蜀國應該是最弱小的,為啥要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呢?
曹丕時期兩國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戰事,但是到了曹叡當了皇帝,諸葛亮就按捺不住開始北伐了。我覺得曹叡肯定心裡十分不爽。他可會想:「曹丕你不打我當了皇帝你來事兒了,啥意思啊?覺得我不如曹丕欺負我啊。」
第一次北伐算是比較成功的。畢竟大家一直和平相處,將士久疏戰陣。諸葛亮這一發動閃電戰把魏軍打蒙了,好幾個郡都直接乖乖投降,根本不費吹灰之力。小說裡把這次北伐說的神乎其神。說當時魏國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文武百官人人自危,有的連遺囑都立好了。其實史書上記載的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當時百官雖然有點措手不及,但是魏明帝卻挺高興,說:「蜀國要是甘心當縮頭烏龜的話憑著地形險要還能苟延殘喘幾年。現在竟然愚蠢的要自投羅網,簡直是天助我也。」接著魏明帝命令曹真、張郃領兵五萬去打諸葛亮。後來就有了大家都知道的「失街亭」、「揮淚斬馬謖」。
事實就是張郃在街亭把蜀軍打的落花流水,諸葛亮失敗退兵。結果馬謖成了這次失敗的替罪羊,可是仔細想想,一支非主力部隊的失敗怎麼能夠影響整個戰局呢?諸葛亮這麼能掐會算怎麼會沒有後手?他到底是胸有成竹還是想碰碰運氣?
事後看來,諸葛亮的幾次北伐似乎很勉強,他的真正動機除了《出師表》那些大義凜然的場面話之外真的讓人有些費解。很多人想法設法的善意的去揣測。那麼,魏國是如何看待北伐呢?在有條不紊地退兵之後沒過幾天,魏明帝寫了一封陰陽怪氣的信把諸葛亮和他的主子給冷嘲熱諷了一頓。
史書記載魏明帝大概是這樣說的:劉備不知好歹,背叛了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曹操,諸葛亮為了虛名投靠了四處逃竄與盜賊沒有分別的劉備的匪盜部隊。劉備死了之後,諸葛亮只是喜歡忠孝的虛名表面上一心輔佐無能的腦震盪患兒阿斗,其實是自己大權獨攬和當皇帝沒有區別。現在又不識時務地來騷擾魏國,實在是不自量力、夜郎自大。
魏明帝這番話極其陰狠,把劉備、諸葛亮一夥人髒的狗血淋頭、體無完膚。他把劉備說成了無恥小人,諸葛亮則是個欺世盜名的偽君子,劉備那一夥人就是一會強盜土匪。
當然作為敵對的一方魏明帝的話不一定實事求是,但是根據歷史事實來看也有一定的真實性。就是說不能全信但是也不能不信。有為了打壓對手胡亂捏造的成分,也有根據史書記載可以認同的事實。
結語:總的來說魏明帝的意思就是諸葛亮組織的幾次北伐都是為了名聲而做的無用之舉,可以說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蜀國本來就弱小,這樣做無異於雪上加霜,死要面子活受罪,白白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魏國來說就像隔靴搔癢一般無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