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蜀漢大軍糧食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書一段歷史佳話,品一番淳美情懷。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
劉備以蜀地為根據地建立了「蜀漢」,這個曾一度涵蓋荊州、益州以及漢中的三國之一。
雖然劉備手下猛將謀士參謀並不缺乏,但蜀漢的根基太淺,所以是「魏蜀吳」三國中公認實力最弱的存在。
在三國時期,這個冷兵器時代,打戰打的就是糧草和兵力。
早在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採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就在許昌一帶招募農民屯田(讓士兵開墾土地),而後繼續推廣到各州郡,因此那一年魏國得谷百萬斛。
農業的穩定時發展軍事的前提,這就是為什麼魏國如此強盛的原因。
而在吳國,孫策也一直致力於發展國內的農業,到了黃武五年(226年),吳國已經全境設立了屯田都尉,這保障了吳國部隊的糧草供應。
劉備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蜀國相對魏、吳兩國的建立還要晚,劉備一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佔領荊州五郡後才有了自己的根據地。但那時荊州依舊沒有完全平定下來,內外都需要大量的兵力,根本無力去分兵去屯田。
人口不足之下,劉備還採用過女人來當生產運輸勞動力。
特別是在漢中之戰時,蜀國花費數以萬計人力物力奪下的漢中,還是曹操轉移完人口的剩下的空城,這更讓本就人口不足的蜀漢雪上加霜。
創下蜀漢基業已然是費盡原本的底蘊。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對益州是如此描寫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正常來說,蜀漢在經歷連番大戰後,應該利用蜀地易守難攻的地形,發展農業生產,大力屯田。提高國家整體國際,充實自身的戰爭資本。
然而蜀漢的屯田卻實行得非常晚,一直到建興十二年春(234年),才因為要應對司馬懿的長期對峙而在五丈原屯田。
那麼為什麼蜀漢不屯田呢?
是因為蜀國沒有意識到糧食對國家強大的重要性嗎?
難道是因為蜀漢國內富饒的成都平原的產量就已經足夠蜀國日常和十四萬士兵戰時消耗了嗎?
其實都不是。
在魏蜀吳三國之中,人口最少的就是蜀國,人口少就意味著能開有人力營的土地也少,蜀漢滅亡前的農業供養比例幾乎是5:1。
從蜀國源源不斷把從魏國擄來的人口安置在成都,新繁等地就可以看出蜀國平的原民力不足,存在大量荒地。
那麼缺糧缺人的蜀漢為何能與強大的魏吳兩國對抗的呢?
諸葛亮又拿什麼來支持北伐大軍的後勤呢?
答案就在蜀吳聯盟之中!
三國時期,蜀吳聯盟,相互的經濟貿易往來是很正常的。
那時諸葛亮在全國發展紡織業,僅成都一地就集中了七萬六千人。
就連諸葛亮家的門前,都栽種了八百桑樹。
蜀錦是出了遠近聞名的好,所以吳國樂於從蜀國購買做好的錦緞。
蜀國把製作好的錦緞賣到吳國,再把從吳國賺到的貨幣用來買吳國的糧食,這樣就緩解了蜀漢的糧食壓力。
諸葛亮對發展紡織業的看法是這樣的:「決敵之資,惟仰錦耳」。
諸葛亮巧妙地利用錦緞附加值大於糧食的原理,用最少的人口賺取了最多的糧食。
這樣高明的經濟策略,便是諸葛亮個人治國能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