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是三國英豪,同時在中國歷代英傑榜上也能位居前列。
諸葛亮三分天下,一力輔佐劉備建立蜀漢。在劉備去世之後,匡扶劉阿斗,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因為在群雄爭鋒年代的出色表現,諸葛亮受後人讚揚。更甚至因為演義的關係,諸葛亮被神化了。
其實諸葛亮三兄弟,諸葛亮為「臥龍」,他兩個兄弟也不差,堪為虎豹,都是驚才絕艷之輩。諸葛亮哥哥諸葛瑾,東吳重臣。孫權稱帝之後,諸葛瑾為大將軍,領豫州牧。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蜀漢長水校尉。
劉備對諸葛亮可謂全權信任,而諸葛亮也以忠報之。孫權與劉備不同,雖然同樣重視信任諸葛瑾,但有時候當他和諸葛瑾在某件事上意見相左時,也難免會有些怨憤。
這個時候就很能體現出諸葛瑾如何做人了,他知道對孫權不能強硬的對待。所以在發表對某事意見,或者是提什麼建議的時候,往往會旁敲側擊。
在覺得孫權同意之時繼續闡述,在覺得孫權不怎麼同意之時,便迅速的轉變話題,放棄所講的內容。當然他不是放棄建議,而是重新找個切入點接近,找個同類的事情讓孫權同意。
孫權內心曾對諸葛瑾有怨,但是因為諸葛瑾的確為國家做了很多,所以難以開口責備他。諸葛瑾察覺這個情況之後,就給諸葛瑾寫信。
諸葛瑾在信中揣摩孫權的想法,再呈現在紙上,以此排解。孫權看了信之後,開心的說:「我的疙瘩全都解開了。」
正是因為如此為臣之道,諸葛瑾始終受到孫權信任,輔佐孫權建立東吳,致力於緩解東吳與蜀漢的關係。
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從名聲上要比兩位哥哥差多了。政治上在蜀漢擔任長水校尉,也比不上兩位哥哥。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諸葛均就是平凡之輩。
杜甫曾說諸葛亮「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分三國的確是正確的,名成八陣圖卻並不那麼準確。據說八陣圖雖然是在諸葛亮手中發揚光大,但真正的設計者卻是諸葛亮的這個弟弟諸葛均。
與兩個哥哥心懷天下不同,諸葛均從小就對奇門術數感興趣。但兩個哥哥在東吳和蜀漢揮斥方遒的時候,諸葛均還是留在家裡研究。最後創造出八陣圖,獻給了哥哥諸葛亮。
諸葛亮以亂石為陣,按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擋十萬精兵。
如果真是諸葛均創造了這個陣法,那麼諸葛均才華自然不需多說。
除了兩位親兄弟之外,諸葛亮還有一位族兄名諸葛誕,後在曹魏當官,官至征東大將軍。不得不說家族基因優秀就是不一樣,好苗子一出就出一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