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有能力,計謀多,那麼兒子就一定也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就像諸葛亮是一個出色的謀臣,在家裡想出的對策可以決定戰場上的輸贏,他的兒子卻不是這樣。甚至可以用無能兩個字來形容諸葛亮兒子。蜀國滅國的那場仗,就是他帶的兵,那麼他應該對蜀國的滅亡負責嗎?
魏國大將鄧艾從陰平偷偷進入蜀國腹地,這對蜀國安全產生巨大威脅。同樣這一戰關乎著蜀國的存亡,諸葛瞻親自做統領。在這場戰役中,諸葛瞻率領的所有將領都戰死了,後主劉禪投降,蜀國就此滅亡了。
諸葛瞻為蜀國戰死,歷來人們都是這樣認為的,他並沒有損害父親的名聲。實際上,他在這場仗中犯了很多錯誤,才使得這場仗最後失敗了。
諸葛瞻能力很是一般,他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說他雖然很聰明很可愛,但卻不一定可以成大器。諸葛亮名聲遠揚,他的兒子藉著他的名聲,官路暢通無阻。憑借父親的名聲,諸葛瞻娶到了公主,在很小年紀就成為了朝廷主力。
鄧艾率兵打入蜀國之後,大家就把希望寄托在名聲超過實際本事的諸葛瞻身上。可惜諸葛瞻讀的兵書並不多,對帶兵打仗一點都不懂。就在鄧艾領兵進入蜀國後,諸葛瞻領兵出戰,將士們都勸他要快一些進軍,佔領重要的地方,切不可讓鄧艾進入平原地區。但諸葛瞻就是遲遲不下令進軍,最終讓鄧軍毫無阻礙地進入了綿竹。
鄧艾寫信給諸葛瞻說:只要他肯投降,就一定會善待他並封他做王。諸葛瞻一下就生氣了,把使者都斬殺掉。他在生氣時出兵打仗,放棄了防守,最終被鄧艾打敗,死在了戰場上。
反過來看鄧艾的軍隊,他帶的兵並不多,長時間的趕路使得軍人的內心都疲憊了,同時他帶的糧草也不足。蜀國如果有驍勇善戰的將領,說不定就會能取得勝利。這場關乎蜀國存亡的戰爭,都寄托在諸葛瞻身上,他最終使蜀國走上了滅亡之路。
從這也可以看出,後主劉禪不會識人,不能看出哪些人才是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