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的孫權評價如何?被後世所詬病的原因又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分天下的孫權評價如何?被後世所詬病的原因又是什麼?

大家好,說起孫權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公元228年,東吳鄱陽太守周魴故意寫信給魏國曹休,表示他願意背叛東吳,歸順曹魏,希望曹休派兵接應他。曹休當時不知是計,立馬率領十萬大軍奔赴皖城。八月,孫權到達皖城,任命陸遜為大都督,隨後又任命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各領三萬人迎擊曹休。曹休知道被騙了,仍然仗恃人多,打算與吳國交戰。此後,曹休與陸遜在石亭開戰,陸遜自己統率中路大軍,命朱桓、全琮分別為左、右翼,三路並進,攻打曹休埋伏的部隊,並乘勢把曹魏將士趕走了,東吳在這場戰鬥中,損傷了曹魏將近一萬餘人,繳獲牛馬驢騾車輛上萬,以及幾乎全部的軍資器械。

正是由於東吳在石亭之戰中大獲全勝,孫權於是在次年正式登基稱帝,建立東吳,在六月,孫權與前來祝賀孫權登基的蜀漢使者陳震商議平分曹魏九州的事情,並為此制定了盟書。九月,孫權下詔遷都建業(今南京市),並命陸遜輔佐太子孫登管理東吳在武昌的政務。不得不說,孫權從坐鎮江東六郡的一介諸侯,逐漸成長成為三分天下的一國之君,可見其能力不凡。但即便孫權的能力如此出眾,他在現代的名聲似乎並不佳,在提及孫權時,人們往往會用「孫十萬」來形容孫權的軍事能力,並拿出東吳四大都督都早死的例子來斥責孫權的為人。

實際上,孫權有很多非凡之處的,只不過人都有感情,當孫權決定爭奪荊州,斬殺關羽後,就有很多人因為喜歡關羽或支持蜀漢而厭惡孫權,古人也常常因此而大罵孫權,可見並非只有現代人如此。最為重要的是,孫權有膽識,有謀略,有能力,但終究是輸在了大局觀上。

雖然孫權可以虎踞江東,但他卻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與抱負,也沒有捨身為國、濟世安民的信念和擔當,但在這一點上,孫權的父親與兄長都有,東吳的宿敵也有,相比之下,孫權既不如曹操和劉備的豪氣干雲,也不如孫堅與孫策的剛毅激昂,因此即便孫權是一代英主,也還是逃不過這樣的一番比較。

筆者認為,相比於很多人,孫權已經足夠優秀了,但在同一時代中,孫權的宿敵和孫權的父兄至少在大局觀上都勝過了孫權,相比較之下,孫權才會受到如此多的詬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