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很多人都知道是諸葛亮發明了饅頭、絆馬釘、諸葛連弩和木牛流馬,還有人戲稱這是諸葛亮的「四大發明」。其實這四大發明,有一項是得不到專利認證的。
在四大發明之外,諸葛亮還有一項發明,那才是利國利民的重要舉措,也正是這項發明,讓當時的蜀國百姓吃上了飽飯,現在美國阿拉斯加人卻用這項發明來捕魚——央視紀錄片顯示,阿拉斯加人不用動手,每天都能用它抓一船鮭魚。
根據正史和民間傳說,我們可以總結出諸葛亮的五大發明,只可惜這五大發明之中,有兩項被人誤解了,而最重要的一項發明,一直沿用到現在,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
被人誤解的第一項發明,是饅頭,因為當年的饅頭改名了
饅頭是北方人最長吃的主食,很多人拿起饅頭就會想起諸葛亮。但是此饅頭非彼饅頭,咱們吃的饅頭,還真不是諸葛亮發明的——在諸葛亮之前,就已經有饅頭了,只不過名字不叫饅頭,為了方便起見,咱們還是稱之為饅頭而不叫蒸餅、炊餅、蒸饃。
宋神宗元豐年間高承所著《事物紀原》記載,咱們現在吃的饅頭麵條統統叫餅,所謂的「湯餅會」,實際就是請客人吃麵條。
在宋朝元豐年間,既沒有《三國演義》也沒有《水滸傳》,但宋朝人已經知道「饅頭」是諸葛亮發明的了:把豬羊肉包在面裡,做成人頭形狀,這種祭祀方式就這麼流傳了下來。
我們看上圖,就會發現在秦漢時期就有蒸餅了。細讀古代史料,我們就會發現:不帶餡的麵食,不論是蒸是煮還是烙,通通都叫餅,諸葛亮在蒸餅中加進了肉餡,這才有了「饅頭」。
這就是說,《水滸》裡武大郎賣的炊餅現在叫饅頭,武松吃的饅頭現在叫包子。電視劇裡紀曉嵐嘲笑和珅是饅頭(墳)餡兒(死人),倒是符合當時的語言習慣的。
連弩在諸葛亮統兵的五百年前就已經出現,諸葛亮沒有連弩發明權
嚴格的說法,是諸葛亮改進了連弩,而不是諸葛亮發明了連弩,陳壽在《三國誌》中也說是改進而不是發明:「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陳壽的立場或許有問題,但是在諸葛連弩的表述上,卻是客觀公正的,因為在諸葛亮統兵之前的五百年,就已經有了連弩了。
《史記》中就有關於連弩的記載,而且在秦始皇一統六合之前就已經發展成熟並普遍裝備韓國軍隊了。
蘇秦在忽悠韓宣王合縱抗秦的時候,帶著忽悠的成分誇獎韓國軍隊:「天下之彊弓勁弩皆從韓出。谿子、少府時力、距來者,皆射六百步之外。韓卒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
司馬遷的說法,我們還能在墨子的著作中找到佐證,比如《墨子·備高臨篇》中說:「連弩之車……矢高弩臂三尺,用弩無數,出人六十枚,用小矢無留。」
淮南王劉安主持編修的《淮南子》,還對連弩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提出了批評,認為這種武器很不人道:「古之兵,弓劍而已矣,矛無擊,修無刺;晚世之兵,隆沖以攻,連弩以射,銷車以鬥。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於古為義,於今為笑。」
這段話需要翻譯一下:所謂矛無擊,就是木頭長矛沒有金屬槍頭;所謂修無刺,就是長戟也沒有鉤刺;其他的隆沖就是攻城沖車,連弩就是連發的機弩(據說已經出土了戰國連弩,筆者沒有親見,不敢妄言),銷車就是裝了尖刀的戰車;不殺黃口不獲二毛,就是不殺小孩,不抓老人。
這樣看來,諸葛亮對連弩只是改進而非發明,至於現在仿製的諸葛連弩,為了提高射速而削弱了穿透力,這樣的武器,在古戰場上是沒什麼用的,讀者諸君看下圖,就會知道這種連弩,作為防身武器對付沒有鎧甲的盜賊或許還可以,對於已經裝備了板甲和明光鎧(明光鎧在漢朝就有了,曹丕就曾賞賜孫權明光鎧以示好)的後漢三國軍隊,那就是撓癢癢。
按照三國正史記載,諸葛亮改進的連弩,應該還是連弩車一類的防守武器,因為諸葛連弩從未在攻城作戰中使用過,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就是不方便攜帶,而且耗費箭矢數量極大,作為攻勢一方,是很難大量攜帶的。
按照《魏氏春秋》記載,諸葛連弩「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這樣八寸小箭頭,正好用來對付怕城仰公的輕裝步兵,對付曹操最精銳的重甲騎兵虎豹騎,肯定是沒什麼用的。
諸葛亮對付曹魏重甲騎兵的獨門利器,也是諸葛亮五大發明之一,當時叫「絆馬釘」,現在叫鐵蒺藜。
諸葛亮與曹軍作戰,基本是進攻沒贏過,防守沒輸過,主要靠的就是絆馬釘遲滯曹魏騎兵進攻,所以諸葛亮作戰失利,也能從容撤退。
除了饅頭絆馬釘諸葛連弩,諸葛亮還有一種廣為人知的發明,那就是「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也是詳細記載在《魏氏春秋》中的,而且詳細介紹了部件形狀和尺寸。雖然古籍中有記載,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仿製出來——仿製出來的只有其形而無其能。
要是參考其他古代典籍,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木牛流馬很可能就是四輪車和爬犁,因為「竹馬」、「薅馬」,一個是兒童玩具,一個是水田耕作農具,從《後漢書》中都能找到記載。
諸葛亮最有意義的發明,阿拉斯加人用這項發明來抓鮭魚
諸葛亮發明或者改進了兩種武器,又發明了一種食品和一種運輸工具,但是筆者看來,這四大發明,加起來也不如第五種更有意義,也正是這項發明,讓蜀中人民在戰亂中也有飯吃,也幫助劉禪穩坐四十年江山而沒有被不堪重負的老百姓推翻或者趕走。
筆者上學的時候,課本上就有諸葛亮這第五項發明,而且筆者也親眼見過,很多地方的農民還在受益於這項發明,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可能現在只有少數偏遠地區,還能看見這項發明了。
很多人都以為是諸葛亮窮兵黷武才導致蜀中百姓「面有菜色」,這其實是一種誤解,蜀中老百姓挨餓的時候,諸葛亮早已薨逝多年,是他的學生薑維只知打仗而不注重生產,這才導致了益州疲弊——《出師表》中的益州疲弊,指的是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打光了戰略儲備,所以諸葛亮才急著向南發展,就是為了擴大蜀漢的物資及兵員來源。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說諸葛亮的第五大發明——孔明車。
讀者諸君請注意,咱們說的孔明車,既不是木牛流馬,也不是他坐的小推車,而是水車。
古代農耕,基本都是靠天吃飯,乾旱曾經是無解的災害,即使靠近江河湖波,木桶銅盆一起上陣,端來的水也不足以滋潤點火就著的枯乾莊稼。東漢末年的靈帝劉宏雖然不靠譜,十常侍也不是什麼好鳥,但就是在漢靈帝領導下,是十常侍中的掖者令(也叫掖庭令,·專掌後宮貴人采女事)畢嵐發明了水車的雛形,也就是「翻車」。
漢靈帝和畢嵐研究翻車技術,當然不是為了用於農業生產,而是給皇城馬路灑水:「作翻車渴烏,旋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
因為戰亂頻仍,翻車的名字也不太好聽,這項技術並沒有得到進一步推廣。直到諸葛亮就任蜀漢丞相,才在畢嵐翻車技術的基礎上,發明了水車,現在很多地方,還把水車叫做孔明車。
諸葛亮改進之前,水車雖然有,但卻沒有那麼方便,有人推的,也有畜拉的,是諸葛亮發明了腳踏水車。宋朝大詩人陸游在《入蜀記》中這樣描述:「運河水泛溢,高於近村地至數尺。兩岸皆車出積水,婦人兒童竭作,亦或用牛。婦人足踏水車,手猶績麻不置。」
乾旱的時候從河裡車水灌溉,遭遇洪澇,又可以用水車排干積水,諸葛亮這項發明,有效地減輕了旱澇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也讓「天府之國」變得更加名副其實。
讀者諸君都知道,在清朝之前,中國的各項技術都是領先於世界的,尤其在農耕文明方面,更是領先世界幾個世紀。而領先的原因,就是不斷吸納域外農作物(西瓜辣椒等數十種瓜果蔬菜,都是外來戶),同時又不斷輸出先進的農耕技術,用諸葛亮之字命名的水車,也傳到了世界各地。咱們前面說過的阿拉斯加人水車捕魚,用的就是孔明車。
那部紀錄片,可能很多讀者都看過,這裡就只簡要介紹一下:經過改裝的水車葉片中,有幾片變成了金屬網,靠著水流帶動,就像有一個巨人在不停地用大抄網撈魚。
用水車捕魚的阿拉斯加人,每天到水車那裡去一次,就能收穫滿滿一船鮭魚(有的紀錄片翻譯成大馬哈魚,這無關緊要,因為大馬哈魚也是鮭科、太平洋鮭屬,也可以叫做太平洋鮭)。
其實不僅僅是美國阿拉斯加人會用水車捕魚,現在我國撫仙湖還有人用水車捕捉抗浪魚(鱇浪白魚)。
事情就是這麼奇怪,一提起諸葛亮的發明,人們就會想起用於戰爭的諸葛連弩、絆馬釘和木牛流馬,或者是因為殺戮而產生的饅頭,真正讓蜀漢百姓吃上飽飯的孔明車,卻很少有人提起,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很多人都認為孔明車不如諸葛連弩「有趣」。
在筆者看來,諸葛亮的四大發明加起來再翻倍,也比不上孔明車意義重大,因為要是沒有孔明車提高了川蜀農業生產水平,木牛流馬就沒有糧食可運,諸葛亮想蒸饅頭(包子),也找不到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