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諸葛亮諸葛瑾分別擔任什麼官職?權力有多大?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期諸葛亮諸葛瑾分別擔任什麼官職?權力有多大?

諸葛家族在三國時期影響非常大,下面由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著往下看

東漢末年,諸葛瑾、諸葛亮兄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但是,對於諸葛亮來說,3歲時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時喪父,所以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赴任,後來,諸葛亮又跟隨諸葛玄去荊州投奔劉表。自此之後,諸葛亮長期居住在荊州之地,並在三顧茅廬之後跟隨劉備。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則因中原戰亂而避亂江東,並在江東投靠到孫權麾下。雖然兩兄弟沒能為同一方勢力效力,但是,諸葛瑾、諸葛亮都在各自的勢力受到了重用。其中,諸葛亮官至蜀漢丞相,而諸葛瑾則官至東吳大將軍。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是丞相,諸葛瑾是大將軍,究竟誰的官職更大呢?

首先,劉備於221年稱帝,國號為「漢」。在蜀漢建立後,劉備任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同年張飛被害,諸葛亮領司隸校尉一職。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封諸葛瑾為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由此,比較有意思的是,劉備稱帝之後,立即冊封諸葛亮為丞相,而孫權稱帝之後,也晉陞諸葛瑾為大將軍。對於這兄弟兩人,都成為各自君主心中的棟樑之臣。對於諸葛亮擔任的丞相和諸葛瑾擔任的大將軍,一文一武,是漢末三國時期比較常見的官職。

至於這兩個官職的高低,筆者認為需要結合蜀漢和東吳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比較。就丞相來說,大家都比較熟悉,是百官之首,輔佐皇帝處理朝廷事務。不過,正是因為丞相權力太大了,所以在東漢時期,一般不設立丞相,而是用司徒來代替丞相。至於司徒一職,則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三公之一,也即當時以太尉、司空、司徒為三公。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在秦朝時期,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不過,到了漢末三國時期,則以司徒、司空、太尉為三公,也即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公具體指哪三個官職,是在不斷變化的。不過,就丞相來說,在地位上和三公是基本一致的。

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大將軍來說,則屬於漢末三國時期的上公。上公指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漢時,有太師、太傅、太保,稱為上公,而東漢上公則僅有太傅一人,但不常設。到了漢末三國時期,則以太傅、大司馬、大將軍為上公。比如在曹魏,司馬懿曾擔任太傅一職,曹真、曹休先後擔任大將軍、大司馬,這都屬於上公。基於此,就諸葛瑾來說,作為大將軍,因為屬於上公,所以在官職地位上高於諸葛亮的丞相。

另一方面,雖然諸葛瑾作為大將軍,擁有更高的官職地位。可是,在實際的權力上,反而是他的弟弟諸葛亮更勝一籌。雖然魏蜀吳三國的大將軍,理論上執掌各國的兵馬。但是,相對於蜀漢和曹魏,東吳在兵馬上實行的部曲制,也即各個武將往往都有一定的部曲,可以理解為各個武將掌握一定數量的兵馬。而這,無疑削弱了大將軍在東吳的實際調兵能力。

更為關鍵的是,黃龍元年(229年),孫權讚賞陸遜的功績,在大將軍之上又設置上大將軍,地位高於三公。陸遜被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除此之外,在東吳,孫權還在上大將軍之上設立了大司馬、左右大司馬。其中,就陸遜來說,作為上大將軍,又是東吳威望更高的武將,所以這讓大將軍諸葛瑾難以和其相提並論。換而言之,在東吳,大將軍諸葛瑾的實際權力並不大,受到的制約比較多。

最後,但是,在蜀漢,丞相諸葛亮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後主劉禪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甘願做一個甩手掌櫃。基於此,在蜀漢,諸葛亮不僅在朝政上擁有一錘定音的地位,還實際通過北伐中原,從而掌握了蜀漢的兵馬。因此,在蜀漢,諸葛亮實際的地位應該是丞相+大將軍,也即諸葛亮雖然沒有在名義上擔任大將軍一職,卻事實上擁有大將軍的權力。並且,在諸葛亮生前,整個蜀漢一直沒有人擔任大將軍或者大司馬這一官職,直到諸葛亮去世後,蔣琬才先後擔任大將軍、大司馬,這也是後主劉禪絕對信任諸葛亮的重要體現。

由此,相對於諸葛亮,他的兄長諸葛瑾,雖然名義上的官職地位高於諸葛亮,卻在實權上和諸葛亮存在較大的差距。當然,不管怎樣,諸葛瑾、諸葛亮這兩兄弟已經在魏蜀吳三國時期位極人臣。此外,在諸葛亮去世後,他的兒子諸葛瞻官至蜀漢行都護、衛將軍、平尚書事,相當於副丞相一職了,而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則在東吳先後擔任大將軍、丞相,並被加封為丞相,甚至在官職和地位上超過了他的父親諸葛瑾,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