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並不喜歡張昭,為什麼還在他死後身著素服去弔唁?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權並不喜歡張昭,為什麼還在他死後身著素服去弔唁?

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張昭的故事大家聽過嗎?

提起張昭,估計大家都首先想到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舌戰群儒,把東吳的眾多文人儒士說得啞口無言,這才同意孫劉聯合,共抗曹軍。而事實上,歷史上的張昭的確是勸降派的。赤壁之戰爆發之前,曹操曾寫信給孫權,言辭之間充滿威脅恐嚇之意,孫權急忙召集眾大臣商議。其中周瑜,魯肅是主戰派,張昭等人則是主降派。

張昭主降是有原因的。首先,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是師出有名,是名義上的正義之師,如果不降,那就是背叛漢室;其次,之前可以依靠曹操軍隊不善水戰而有資本抗衡曹操,曹操收編了劉表的地盤和水軍之後,優勢已去,所以極力主張投降。從這裡不難看出,張昭當時還是心向漢室的,是典型的儒生形象,迂腐。所以《資治通鑒》中有記載孫權稱帝之後,表達對周瑜的追思之情,張昭想要附和,結果被孫權提及赤壁之戰,張昭伏地流汗,十分慚愧。

張昭本人雖然書生氣太重,但是的確也為東吳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張昭自從年少成名之後,就投奔了孫策,幫助孫策平定江東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時的許多士大夫對張昭都是讚不絕口,就連當時狂傲不羈,大罵曹操的狂生禰衡都對張昭表示肯定。這也是為什麼孫策去世之後會讓張昭輔佐孫權,不過孫權其實並不是很喜歡張昭,這又是為什麼呢?

張昭為東吳的發展有功,深得哥哥孫策的信任,為什麼孫權還是不喜歡張昭呢?筆者認為有兩點原因。第一,張昭性格太過剛硬,不懂圓滑。他經常仗著自己的資歷,當面指責孫權的過失,完全不給孫權這個東吳領導面子。第二,張昭屢屢犯錯。張昭曾在討伐黃祖軍上與甘寧爭鋒相對,結果表明張昭錯的;赤壁之戰,張昭主降,結果張昭也是錯的;張昭率軍攻打當塗,久攻不下。這些事情都讓孫權很不滿。第三,則是孫權自己說的。

孫權在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之後,設立了丞相之職。當時很多人提議張昭出任,但是孫權任命的確實平庸的孫邵擔任。直到孫邵去世,眾人再次提議張昭出任,孫權終於道出了原因:「當丞相需要圓通,能夠調和眾臣,張昭性情太剛烈強硬,和同僚時有紛爭,並且他的提議在不被採納後就會埋怨鬧脾氣,丞相之職實在不太適合他。」

張昭在孫權稱帝之後,被封為輔吳將軍(改封婁侯),地位僅次於三公。張昭後期不再參與政事,去世之時,喪禮從簡。張昭雖然不被孫權喜歡,但是畢竟他一直都是盡心盡力的為東吳做貢獻,所以孫權在他死後也身著素服,前去弔唁,張昭謚號為文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