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和曹丕的對比:辛棄疾感慨當如孫仲謀的緣由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權和曹丕的對比:辛棄疾感慨當如孫仲謀的緣由

  在孫權面前,文臣一定要低眉順目,講話要柔和謙卑、輕風細雨。但作為一個君主來說,如果聽到進諫就上火,就成了剛愎自用,打造不出一個名臣,譜寫不了君臣和諧的佳話。實際上孫權也有耐心的時候,關鍵是看大臣的勸諫方式,要遞上一杯合適的涼茶。

  孫權勸人也講究迂迴,不會直來直去

  先來看看孫權自己怎麼勸人的。

  孫權殺掉關羽之後,在公安的半年,劉備的力量基本歸附。但當時有個名士叫潘濬(又稱潘浚)堅持不投降,稱病在家。孫權先叫人用車子拉著床鋪去請,潘濬不肯來。孫權又親自登門拜訪,潘濬萬沒想到孫權還有這一手,這是多高的規格啊,他感動得眼淚都流了下來。孫權親切地稱他的字,和他交談,讓旁邊的人替他擦眼淚。潘濬感激哽咽,下地拜謝。從此為孫權出謀出策,最終把劉備的勢力徹底趕出了荊州。

  孫權如果簡直粗暴點,可以直接把潘濬抓過來,刀擱他脖子上,看你聽不聽話。但孫權不會,知道潘濬有文人氣節,會給他留足面子。

  同樣,孫權如果接受勸諫,也喜歡迂迴的方式。

  孫權一次痛罵校尉殷模,很多大臣為殷模求情,結果越是勸孫權越憤怒,居然氣得忘了君臣禮節,和求情的人爭吵起來。只有諸葛瑾在旁邊不說話。孫權感到奇怪,就問:你怎麼不說話呢?

  諸葛瑾離開座位說:臣和殷模都是北方人,因為故土淪陷才離開家鄉投靠主公,主公收留了我們,對我們恩重如山。而我們卻不能相互督促,來報答你的恩德,我也深深地愧疚,認罪都來不及,哪裡還敢講話呢?

  孫權聽了特別傷感,想起他們一同征戰的艱辛往事,說:我特為你而赦免他。

孫權說:酒後說殺人都不算數

  孫權喜歡喝酒,張昭就是因為勸他戒酒,讓孫權懷恨在心,捲鋪蓋回家。但其他幾個人的勸說卻起了作用。

  顧雍平時不喝酒,酒席上也舉止穩重。大家喝酒的時候,唯恐自己失態被顧雍看見,都小心拘謹。孫權自然也不敢放開喝,說:顧公在座,讓我們無法開心。

  不說話也是勸說的一種方式。

  孫權每次在宴會快結束的時候,會到大臣面前敬酒。騎都尉虞翻不喜歡他喝酒,想勸他少喝。當孫權到面前時,他趴在地上裝醉。孫權走開後,虞翻又坐了起來,這麼搞笑的舉動無疑激怒了孫權。孫權大發火,要立即殺掉虞翻。大司農劉基急了,對孫權說:你現在喝了酒殺人,即使他有罪,誰又知道呢?況且因為你能包容賢人,海內名士才來依附你,你這樣做會把名聲毀了。

  孫權怒氣未消,說:曹操能殺孔融,我就不能殺虞翻?

  劉基:曹操殺掉孔融,所以天下都指責曹操。你現在是堯舜一樣的帝王,何必把自己比作曹操呢?

  孫權聽了非常開心,虞翻才死裡逃生。孫權對左右說:今後我如果說酒後殺人,都不允許殺。

  所以,孫權並不是不講道理的人,關鍵是大臣要運用技巧。

孫權總是想辦法孤立對手

  作為一個帝王,對內要能穩穩地掌控局面,對外要能靈活地周旋各國之間。

  孫權剛剛繼位時,廬江太守李術就起了異心。根本看不起這個毛頭小伙子。李術自稱是東漢朝廷的命官,公開與孫權唱對台戲,凡是孫權這裡的逃兵,李術全部收納。還殺掉了反對他的勢力,準備脫離孫氏集團。

  孫權沒有忙於討伐,而是先寫信給曹操,說李術是如何的凶殘,把李術殺掉的人說成是朝廷任命的官僚,這種做法是明顯不把曹操放在眼裡。曹操正忙著平定北方,也願意向孫權示好。因此當孫權圍攻廬江的時候,李術向曹操求救,曹操沒有理他,孫權遂攻進城,殺死了李術。

  這是孫權的處女戰,雖然不是驚天動地,卻完全體現了孫權作戰的特點,那就是尋找自己的同盟軍,讓對手處於孤立的地位。此後貫穿一生,如果和魏開戰,必先和蜀漢聯盟;如果和蜀交戰,必先向曹魏稱臣。

  孫權和劉備夷陵開戰的時候,一直向曹丕稱臣。曹丕趁火打劫,向孫權索要寶物像珍珠、大貝、象牙、孔雀等,東吳大臣都感覺很恥辱,但孫權說:給,全部給,當年劉邦不是也接受項羽「漢王」的封號嗎?

  曹丕接到這些寶物後開心不已,洋洋得意,再不肯進攻東吳,大臣怎麼苦勸都不聽。

  孫權和曹丕的眼光高下立見。

孫權是建業第一代伯樂

  總體來看,孫權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孫權曾經派了南陽人趙咨出使魏國,曹丕問孫權是什麼樣的人,趙咨回答:「聰、明、仁、智、雄、略」。

  曹丕問為什麼是這六個字?趙咨解釋:

  把魯肅從凡人選拔出來,是他的聰明;

  把呂蒙從低層提拔起來,是他的英明;

  獲得於禁一直沒有殺他,是他的仁慈;

  取得荊州能夠兵不血刃,是他的智慧;

  據有三州然後虎視天下,是他的雄心;

  現在暫時向你委曲求全,是他的策略。

  其中當然是誇大的成分,但對他的概括總體是準確的。他文武雙全,善於發現人才、駕馭人才。他沒有曹魏的經濟基礎,也沒有蜀主的尊貴血統。但他忍辱負重,勵精圖治,使得江東不僅處於不敗之地,還出現了強盛繁榮、勃勃生機的局面。所以三國誌陳壽對他的評價是「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也。」

  正是孫權第一代伯樂的挖掘之下,建業才終於從南方城市中脫穎而出,開始了「六朝古都」歷程,成了中國四大古都之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