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喪禮中,墓主人的隨葬物品,包括死者生前所用、弔喪者所贈、家屬陪葬所備等器物都要登記造冊,寫在竹木簡編聯而成的「遣策」上,隨同死者一同入葬。安陽高陵發掘的文物中,有十幾塊寫有「刀尺一具」等銘文的石牌就是所謂的「遣策」,雖然它由竹木變成了石塊,但其「隨葬物品登記冊」的性質並沒有改變。在曹操墓出土的「遣策」上,赫然寫著「胡粉二斤」、「黃豆三升」,這兩樣古怪的東西究竟作何用途呢?
胡粉實際就是古人眼中的鉛粉,主要用於傅面或繪畫。《釋名·釋首飾》:「胡粉:胡,糊也,脂合以塗面也。」《後漢書·李固傳》:「固獨胡粉飾貌,搔首弄姿。」晉張華《博物誌》卷四:「胡粉、白石灰等,以水和之,塗鬢鬚不白。」從這些古代文獻的記載中可以判斷,胡粉是古代美容霜和染髮劑的主要成分。如果真是這樣,高陵的「遣策」似乎告訴人們一個信息:生前的曹操其實是一個愛講究、喜打扮的純爺們兒。
然而,這個判斷與曹操生前的個性格格不入。《內誡令》中記載:「吾(衣)被皆十歲也,歲歲解浣,補納之。」一套衣被用十年,如此看來,曹操平時的生活十分節儉,他並不喜歡追求時尚。另外,對塗脂抹粉的女人之事,史料中也是隻字未提。曹操的《遺令》中曾有「餘香可分諸夫人」之說,假如他私下真是愛美容,家中的香料自己帶到陰間用,多麼省錢,何必生前分餘香、死後再購置呢?看來,曹操墓中所記載的胡粉一事,很可能不是為了美容和染髮之用。
那麼,胡粉在古代還有其他的用途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至少有兩處記載:一是石硫黃(腎厥頭痛、頭風。同硝石丸服。同胡粉丸服。同食鹽丸服。同烏藥丸服。)二是腎虛頭痛︰用硫黃一兩,胡粉半兩,為末,飯丸梧子大。痛時冷水服五丸,即止。這兩個藥方說明,胡粉不僅可以美容染髮,古人還用作治療頭痛、頭風。這讓人想起了正史中記載的曹操的頭痛病。
《三國誌》中有曹操華佗治頭痛的記載:「太祖聞而召佗。太祖苦頭風,每發,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差。」結果,曹操的頭痛病沒治好,就把華佗殺掉。華佗死後,曹操並沒有停止治療頭痛,臨死前,他在自己的《遺令》中提起過這事:「吾夜半覺小不佳,至明日飲粥汗出,服當歸湯。吾在軍中持法是也,至於小忿怒,大過失,不當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頭病,自先著幘,吾死之後,持大服如存時,勿遺。」這裡雖然曹操沒有提到用胡粉頭痛的事,但所喝的當歸湯在《本草綱目》就有「治頭病,心腹諸痛」之說,其用途功效與胡粉的是一樣的。
由此推斷,曹操墓「遣策」中所提到的二斤胡粉,不是讓曹操在陰間美容,也不是讓曹操去地府染髮,準確地說,這是曹操的家屬或生前好友讓他在另一個世界治療久而不愈的頑固性頭痛病的而準備的。這份情感對曹操來說,生不帶來、死要帶去的,不是金錢,不是財富,而是一個傳奇的藥方。
既然胡粉有如此的用途,難道「遣策」中所說的「黃豆三升」也是為曹操治療頭痛所備嗎?這要看看傳說中的黃豆在古人眼中究竟能不能治頭痛。醫書《別錄》中曾記載大豆能「主傷寒頭痛」;《本草從新》也有「發汗解肌,調中下氣,治傷寒寒熱頭痛,煩燥滿悶,懊農不眠」的說法。毫無疑問,曹操墓「遣策」中所記載的三升黃豆,不是讓曹操在陰間學生豆芽,而是和胡粉一起,是為了治療其頭痛病的而準備的。
正是生前曹操的頭痛病在先,才有了死後高陵中的胡粉和黃豆。而曹操墓中「遣策」所記的二斤胡粉和三升黃豆絕對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隨葬品,它們與史料中記載的曹操頭痛病前呼後應,相互印證,比「魏武王」三個字更有說服力,比慰項石更有針對性,它們成為三國時期一個頑固性頭痛病患者的歷史鐵證。毋庸質疑,安陽高陵文物中隱藏的兩個古代藥方,再次印證了曹操墓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