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諸葛亮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虎父無犬子,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之所以人們會認為司馬懿的兒子比諸葛亮的兒子厲害,那是因為對歷史和人性的理解偏頗導致的。
首先,諸葛瞻是個天才兒童,他從小就很聰明,精通書法繪畫,記憶力超強過目不忘,不但諸葛家族喜歡他,當地的老百姓也都信奉他,他是作為一個「神童」存在於諸葛亮光環底下的孩子。
諸葛瞻繼承了諸葛亮的忠君愛國,最終也是為了國家而死,無論是心智、能力、人品上都是一個沒有瑕疵的人。後人之所以認為諸葛瞻平庸,是因為諸葛亮「黑」自己兒子的一句話——「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意思是諸葛亮嫌他太早熟,太聰慧了,恐怕不會成大器。
聰明的孩子往往會驕傲,難以深入學習,有點小笨的人反而奮發圖強,最終出人頭地。不過諸葛亮這句話,帶有很強的政治目的,他心裡未必否認這個兒子,反而對他的命運有著深深的擔憂。
諸葛亮生這個兒子時已經快50歲了,他在蜀國可以說能做的都做了,而劉備托孤後,諸葛亮的功勞和地位就更加尷尬了,在別有用心的政治家眼裡,諸葛亮功高蓋主,隻手遮天,就差篡位了。之前沒有諸葛瞻,大家還能信他,諸葛亮有了後代,劉禪第一個就不放心。
為了讓劉禪放心,他不得不說自己兒子不成器,打消他的疑慮。
諸葛瞻是個天才兒童,但並非幸運,第一,他的父親光芒實在太強大了,直到死,也沒能讓諸葛瞻從光芒中爬起來,朝廷每當頒布一項好的政令,百姓們都說,這是諸葛瞻的功勞。過度的讚譽也讓他心浮氣躁,無法安靜做事。儘管如此,他還是一個認真謹慎的人,從基層做起,靠軍功一步步晉陞到了高位,最終在綿竹之戰中力戰而死,為國捐軀。
據說寫《三國誌》的陳壽曾經在諸葛瞻手下任職被辱,故意將諸葛瞻寫得有些不堪大用,其實是誤導,諸葛瞻還是很有能力和操守的一個人。
第二,蜀國的上升空間有限。司馬懿及他的兒子和諸葛亮與諸葛瞻不同,他們是處在一個變動並且不斷向上的政治團體裡,在曹魏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而蜀國發展受限,基本已經定型了,諸葛瞻就算再有能力,也無法將諸葛亮都沒完成的事業給完成了。蜀國必亡,傾巢之下安有完卵?一個要亡的政權底下,又有誰會被稱為是英雄呢?
再來看司馬懿得力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他們從小就跟隨父親到處作戰,就像努爾哈赤的兒子和兄弟一樣,都是在戰火中淬煉而成的,司馬師為人沉著堅強,雄才大略,曾用計於新城之戰擊潰諸葛恪的大軍,而弟弟司馬昭也有卓越的軍事才能。
司馬懿在教育兒子方面確實有一套,諸葛亮比較傾向於學問和操守的教育,這些東西美什麼實際用途,而司馬懿擅長投機倒把,又頗有智慧,他教育的都是實際的,拿出來能用得到的。比如他曾經跟自己的兒子說——「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司馬懿是一邊帶著兒子打仗,一邊教他們做人做事的智慧,這叫言傳身教,而諸葛亮晚年得子,這個兒子不是帶在身邊的,一直到他33歲還沒帶過兵,所以上了戰場,他肯定沒有司馬師和司馬昭這樣的能力。
最後,司馬懿活得實在太長了,熬死了諸葛亮,熬死了曹家幾代人,光靠這一點他就已經贏了,相比短命的諸葛亮,他也有足夠的時間培養自己的繼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