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諸葛亮死後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東漢以後的中國進入了一個諸侯分裂的時代,各個地方郡守全面掌握了地方的財政軍事大權。這滋生了他們的野心,朝堂之上都是宦官掌握大權,皇帝更換的速度很快,他們妄想著隔絕中外來達到自己操縱權力的目的。可中國一向就是十室之內,必有忠信,堂堂大漢,豈無材勇。以袁紹等十八路諸侯為首討伐董卓開啟了先三國時代。
在先三國時代裡面,自然是以劉備,曹操,孫權這幾個人為主線的故事,他們戰鬥到大件南北構成的故事讓我們驚訝,為什麼漢朝分裂的局面還能如此強大。就算是到了蜀漢以益州一州之地都還能獨自對抗整個北方曹魏,也學這就是漢人吧!到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被後人看作無能和扶不起的阿斗卻一次性的殺掉了三個重臣,讓人直呼看不懂。
諸葛亮對於整個蜀漢集團的重要性
集團政治與學會站隊一直是中國古典政治的一個特點。今天也是一樣,劉備和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這些文臣武將代表的實則是荊州集團,他們是從赤壁大戰下面活下來的,每一個人都是帝國的精英。而益州則是三國前期一個較為安定的地區,對於益州官員來說,劉備他們是外來者,二對於劉備來說,益州是自己成就霸王之業所必須得到的地方。
劉備是使用巧計突然襲取得到的益州,這相對於朝廷的冊封和名正言順的歸化是萬萬不能及的。所以益州人心不穩這個問題一直貫穿蜀漢統治始終,特別上在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時候,雖然說只是葬送了三萬精銳,問題是這三萬精銳全是荊州起家帶過來的百戰之兵,失去這些士兵要劉備完全依靠益州本土兵,他還信不過的,所以說夷陵之戰的失敗使得蜀漢政權有傾覆之危險。
所以我說劉備死後,劉禪又為成長起來的那段時間,諸葛亮才是整個蜀漢的政治精神核心,所以曹魏說諸葛亮才是蜀漢都實際統治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是沒錯的。諸葛亮在劉備死後迅速整頓朝政,外與孫權結盟,議和,不討論過去為關羽,張飛復仇的事情。
對內迅速平定原劉璋部下的起義作亂。進入了長達數年的休養階段。使得蜀漢百姓雖然賦稅沉重卻不知沉重。七次出山北伐也是在內部安定,曹魏有難的時候發動,經過幾十年的熏染,諸葛亮早已經被益州本土士民接受,大家都叫他君侯,其實就是將諸葛亮看成了蜀漢的王一般。
劉禪殺掉三個重臣的原因
諸葛亮死後的蜀漢政治是進入了一定的混亂時期的,但這個時候的劉禪實則是成長起來的,他只是被父輩的光環壓得太厲害了。其實稱他為一代守成之君是完全可以的。在諸葛亮死後,劉禪迅速處死了蜀漢朝堂上的三個重臣。一時間在魏蜀吳三國之間都引起了震動。
第一個大臣叫做劉琰,這個人雖然才華不怎麼樣,但厲害在他資歷十分高,從劉備荊州時代就已經跟隨了,本來靠著資歷也是可以一步步的做到最高的,可惜的是他做錯了兩件事情,一件是自身喜歡奢侈豪華,還在隨軍的時候也把這一套帶到了諸葛亮的軍中,公然和魏延叫板,讓諸葛亮十分震怒。
這一切在劉禪眼中都還能忍,畢竟是自己爸爸時代的老人了,讓他倚老賣老一會兒,可最嚴重的是劉琰在自己妻子進宮之後竟然懷孕她與劉禪私通,並在家中用私刑狠狠的懲罰了自己的妻子。這就真的讓劉禪忍無可忍了,這是對他名聲的侮辱,所以劉禪好不猶豫的將他處死了,而這個時候的諸葛亮屍身都還在五丈原。
第二個被殺的人叫做楊儀,相信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他,諸葛亮對這個人的評價很差,而他又太自以為是,覺得自己能夠成為繼諸葛亮之後蜀漢第二任丞相,在殺魏延這件事情上面,楊儀先斬後奏,自以為能夠俘獲劉禪歡心,實際上是觸犯了劉禪的底線,魏延和諸葛亮幾乎在同一時間死去,造成了後期蜀中無大將的局面,所以劉禪毫不猶豫地將楊儀貶為了庶人,最後楊儀在憤恨劉禪之中死去。
最後一個大臣叫做李邈,自古以來就不缺少阿諛奉承帝王的人,他們能者投機轉向,以帝王的喜好行事,在陞官發財上面賺得盆滿缽滿。但失敗者一旦觸犯到君主的逆鱗,等待的唯有一死。李邈就是這樣一個人,在諸葛亮死後,劉禪遲遲沒有制定到底是按人臣禮下葬還是按照諸侯禮下葬,李邈就以為劉禪是厭惡諸葛亮,然後就順其心意的寫了一篇諸葛亮藐視君上,擅威專權,無人臣禮,勞民傷財等十大罪狀的奏章,劉禪當時就怒了,自己怎麼也是叫了諸葛亮幾十年亞父的,又怎能讓他如此侮辱。就直接下令將李邈處死了